本报记者 马玉兴 通讯员 司旭华
近年来,永靖县坚持走种养结合、循环发展路子,以养殖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在牛羊全产业链发展上聚合力、拓新路、求突破,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切实增加群众收入。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永靖县川城镇下岭村的“巨菌草+玉米”套种试验田,看见一行行翠绿的巨菌草长势良好,其间套种的玉米秆上挂满了沉甸甸的玉米棒子。“今年,我在镇政府的支持下试种了3亩多‘巨菌草+玉米’套种田,长势较好,每亩地收成比往年高很多;套种玉米含糖量较高,牛羊吃了很健壮。”村民马学成高兴地告诉记者。
今年,川城镇通过牛羊圈舍标准化改造、巨菌草高效种植、巨菌草饲草玉米抗旱稳产试验示范、粮改饲等措施,全力打造养殖全产业链,在全镇6个行政村多点示范、全程指导,指导群众全链种植技术,提高山旱田种植效益,助推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该镇实现牛存栏4300头、羊存栏1.6万只,实施牛、羊棚提质增效达标工程243座,引进品种优良的基础母牛47头。
据了解,巨菌草根系发达、抗旱耐寒,适宜在该县西部山区种植,具有成本低、产量高、营养好等优点,株高可达3米以上,粗蛋白含量达15%左右,是牛、羊等草食牲畜的优质草料。一直以来,养殖业作为西山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以传统养殖方式扩大规模容易导致环境污染,而推进草畜一体化建设,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促进旱区农业产业绿色高效发展。为此,在镇政府的帮助指导下,下岭村群众修建了标准化适度规模高床羊棚,有效解决了过去养殖圈舍容量小、劳动量大、污染严重、效益不高难题,实现绿色高效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