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乔栋明)10月17日,记者从州市场监管局了解到,由州北塬生态文明小康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管委会承担建设的国家蔬菜种植及农业休闲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依托临夏县北塬灌区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通过实施标准化管理和先进技术升级,有力提升了县域蔬菜产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为群众提供了更多吃得放心、安全的绿色蔬菜。
据了解,为实现农产品质量的可追溯,保障高原蔬菜质量安全,促进现代化设施农业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州上成立标准化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组织开展各领域行业和龙头企业的标准培训,建立健全果蔬种植和休闲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按照“建设一个园区、打造一个景区、塑造一个景观”的理念,充分依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坚持城镇化带动、工业化生产、产城融合互补,建立完善果蔬检测和农产品质量追踪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果蔬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在北塬和土桥等乡镇集中流转土地3万多亩,培育壮大百益和燎原等15家龙头企业,组建13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连栋温室3座(占地4万平方米)、Ⅲ型日光温室2985座、新型生态科技大棚3座、钢架大棚2740座。种植特色林果15万亩;建成规模养殖场73个,拥有规模养殖户1550户,养殖量突破100万头只;建成了脱毒马铃薯繁育生产加工基地、绿色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和优质奶源基地,年产各类蔬菜15万吨、脱毒马铃薯3.2万吨、花椒2500吨、油桃2000吨、鸡蛋4000吨、鲜奶5万吨,初步构建了一批支撑长远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
全面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及基质化发酵利用技术等一系列无公害无土栽培技术,使园区农药使用率降低10%,农业节水率提高到35%,秸秆利用率达到84%,资源利用率提高30%。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就业、开展培训、订单农业、乡村旅游等形式,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合作经营,培养了新型职业农民,扩大了就业渠道,稳定增加了核心区、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标准化建设给特色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