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3年10月16日

陇上地质文化第一镇

——广河县齐家镇申报地质文化镇侧记

齐家地址文化镇观景台远眺

本报记者 赵怀斌 王临凤 麻红梅

金秋时节,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陇原大地——广河县齐家镇被中国地质学会列入全国第三批地质文化村(镇)挂牌筹建单位,10月15日由省地质学会授牌,这是我省首个国家级地质文化镇,使齐家镇真正成了“陇上地质文化第一镇”。

当日,记者来到广河县齐家镇采访。在齐家坪遗址管理所,负责协调项目建设申报工作的州自然资源局干部徐梅生说:“地质文化村(镇)申报建设项目,是一项新的地质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重大工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会同中国地质学会共同组织、发起。自2020年开始,连续三届评选挂牌的96家文化村(镇),主要分布于我国中东部地区,而齐家地质文化镇的挂牌筹建,成为我省首个国家级地质文化镇,是喜事也是盛事。”

建设地质文化村(镇)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和探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推进地质调查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是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齐家坪村是世界著名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齐家文化最早发现地与命名地。齐家镇位于洮河之滨,既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和人文遗迹资源,又有深厚的齐家文化底蕴,地质演化过程脉络清晰,地质文化故事跌宕起伏。今年初,州自然资源局与广河县经过多次研究讨论,一致认为广河县是甘肃省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之一,按照“地质+自然教育”的模式进行建设,申报地质文化镇条件得天独厚。

据了解,申报伊始,广河县对地质文化镇申报创建工作专题进行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向州自然资源局汇报衔接省自然资源厅、省地质学会,寻求地质文化镇建设的技术支撑,邀请省地质学会组织的专家团队,实地考察、研讨论证,确定申报创建工作重点;先后派相关人员参加省地质学会举办的甘肃省地质文化村(镇)申报及推广工作培训班,参加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举办的“2023年地质文化村(镇)建设技术标准培训会;组织有关人员赶赴全国地质文化村(镇)建设走在最前列的浙江省实地参观考察,并为相关单位工作人员作了技术培训;

还特别邀请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调局古生物化石与地质遗迹工程首席专家董颖等专家实地指导,充分发掘地质资源、共同搜集地质故事,为地质文化镇建设夯实基础;与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技术支撑单位密切合作,抢时间、抓进度,利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调查地质资源、筹建科普长廊、拍摄宣传视频、编制申报建设报告。

记者在精心打造的齐家坪地质文化镇观景台,实地感受齐家文化时期先民们的生活环境:俯瞰洮河缓缓流动,依山傍水之地,仔细勘察山峦崖壁上还能清晰地看见曾经的水位线,说明4000年前洮河水就在齐家坪的脚下。当时,齐家坪是一块自然环境优美的宝地,聪明的齐家先民选择在这里定居,并创造了绚丽的人类文化瑰宝——齐家文化。在《太平寰宇记》《水经注》中,记载着关于齐家坪和洮河动人的故事。

齐家玉器是带着光辉的瑰宝,齐家陶器是朴实无华的美器,在科普长廊随处都能发现齐家陶罐的碎片,还能看到齐家坪遗址灰坑;在齐家坪遗址的许多断崖和沟坎上发现了大量的远古人类遗留下来的灰坑,根据坑的形状、特征和遗物可以判定灰坑的性质和时代,是研究古代人们经济生活的重要资料。

1973年和1975年,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先后两次对齐家坪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118座,其中对具有代表性的两座进行了复原,从多种陪葬品了解研究远古人类。

齐家坪遗址属于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在齐家坪遗址中心建有齐家坪遗址管理所,是齐家地质文化镇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来到这里就会看到齐家坪遗址的沙盘模型,能直观了解遗址全貌,切实感受到齐家先民留给后人的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骨器等精美绝伦、耀眼世界的齐家文化的珍贵图片,也会了解到近100年来齐家文化的考古、研讨和参观考察的历史记载。

采访中记者看到,齐家镇考古暨陈列展示中心、游客服务中心、齐家坪遗址管理所已建成即将投入使用,齐家古泉研学点正在建设中;齐家坪遗址保护展示利用项目已建成,参观游客络绎不绝。总投资2500万元、占地面积32.83亩的齐家文化遗址公园正在紧张建设中。徐梅生说,地质文化(镇)建设按照“地质为基、文化为魂、融合为要、惠民为本”的基本定位,因地制宜,讲好地质故事,弘扬地质文化,助力打造“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宜居宜业新农村、新乡镇,独具特色的地质文化村镇,以更加有力举措和务实行动推进美丽临夏和生态文明建设。

--> 2023-10-16 ——广河县齐家镇申报地质文化镇侧记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101529.html 1 陇上地质文化第一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