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苦木科臭椿属植物臭椿的树皮或根皮。
臭椿原名樗白皮,始载于《唐本草》附于“椿木叶”项下。历代本草多有收载,《纲目》收入木部乔木类椿樗条。臭椿为苦木科植物;而椿木则为楝科植物香椿。《中国药典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均将樗叶载入。生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向阳山坡、路旁、沟边;村庄家前屋后多栽培。临夏地区有分布。
臭椿性味苦、涩、寒。入胃、大肠经。具有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的功效。主治久痢,久泻,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白浊,蛔虫。
用法 内服:煎服,6-12g;研末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熬膏涂。
宜忌:脾胃虚者慎服。
选方 1.治滴虫性阴道炎:樗白皮15g,水煎服,另用千里光30g,薄荷15g,蛇床子15g,煎水,外洗。
2.治膀胱炎及尿路感染:樗白皮、川柏、知母、白术、生甘草、泽泻、生黄芪各10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