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伟如
文明,可以涵养一座城,交通文明,又是一座城市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构建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今年以来,我州坚持把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作为践行法治为民理念、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的重要举措,坚持专项整治与推进行业治理相结合,强化执法能力建设、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大力开展整治为民办实事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强化源头整治。目前,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深挖问题线索 扎实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找“病灶”、拔“病根”,不抓好整治绝不收兵。针对“逐利执法”、执法不规范、执法方式简单僵化、执法粗暴、执法“寻租”等六大类执法突出问题,我州以“六个明显”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监督指导,强化线索核查,规范问题线索受理、转办、反馈、办结“闭环”流程,建立整改整治台账,持续跟踪问效。深入开展全方位、地毯式的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切实做到内部管理主动查、外部线索倒逼查、重点问题深入查,全面摸清问题底数,确保问题边整改边落实。
州专项整治办组织公安和交通运输部门,综合运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12345”民生热线等,广泛收集问题线索,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截至目前,全州共受理问题线索36条,均已办结;公安和交通运输系统共自查自纠问题132条,已整改111条,正在整改21条,整改率为84%,已逐一建立台账,逐项推动落实。同时,省上督察问题反馈后,对4人进行通报批评,对1人给予警告处分,对1人进行工作约谈。广河县“4·11”事故中,对3人给予政务警告处分,对3人进行通报批评,年度内不得评优评先,对1人给予警告处分。
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既是我州强力整治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的坚定决心,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厚重责任,更是群众对文明交通的殷切期盼。
创新工作举措 推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州交通运输局适应新形势下执法领域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要求,加快建设临夏州5G智慧交通建设项目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建设,不断加快执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信息化监管平台从无到有的转变;
——州司法局组织州公安局、州交通局召开执法案卷专项评查工作会,对照相关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标准,从执法主体、执法程序、事实证据、法律适用以及立卷归档等方面,对今年以来办结的全州公安交警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行政执法案卷进行了全面评查;
——州、县公安及交通运输部门通过座谈会、培训等形式,剖析解读《公安机关执法过错追究规定及实施细则》《交管部门办理案件执法提示》等相关法律法规……
动真格出实招。自全州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州按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全州“三抓三促”行动部署要求,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改进工作方法,纵深推进全州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加强宣传引导 营造专项整治浓厚氛围
“我们聚焦人民群众关切,提升专项整治成效,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宣传月’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实地开展宣传活动,在出租车、公交车上滚动播放专项整治行动标语等方式,不断提升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扩大专项整治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州司法局负责人介绍说。
自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州共张贴二维码海报、整治公告1281张,利用新媒体及微信公众号发布整治信息184条,悬挂横幅172条,在全州2343辆出租车、607辆公交车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专项整治行动标语,实地开展宣传活动45场次,组织召开企业及从业人员座谈会74场次,发放调查问卷3019份。
——对未按信号灯过往的行人和未按规定佩戴头盔的摩托车(电动车)驾驶员进行文明劝导,切实做到“提醒一句、教育一例、助力一行”。
——对一般交通违法行为采取首违警告制度,在交通非繁忙路段和非高峰时段,短时间临时停放,未造成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采取喊话告知、短信提示方式提醒。
——针对机动车违章停放等行为,采用张贴“温馨提示卡”、现场劝导告知等方式提示驾驶人违章行为,真正用小卡片传递执法柔情。
——在进城路口安装“外地小型车辆在临夏市轻微违章只警示不处罚”的提示牌,提醒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注意行车安全。交通执法实现了有效率、有温度。
通过全州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落地见效,极大地提高了执法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解决了广大群众和各相关领域从业人员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新期待。
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是一场全警动员、全民参与的交通治理攻坚战。如今,走在临夏的大街小巷,文明执法、按秩序行驶、礼让斑马线、等红灯不越线等情景比比皆是,群众监督和维护交通秩序意识逐渐增强,创建文明交通环境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共识,文明之花盛开在城市的角角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