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刚林
打喷嚏、鼻塞、流涕……进入秋季,天气由热转凉,空气干燥、温差明显,过敏性鼻炎也到了高发期。反复发作,不能有效控制,影响工作和生活,让人十分苦恼。
过敏性鼻炎到底是怎么回事?该如何预防?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积石山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杨立发。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普通人群的患病率约为10%—25%。”杨立发介绍,过敏性鼻炎分为长年性和季节性两种,比较多见的是季节性鼻炎,是以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涕和鼻塞为主要症状的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如果不接受规范性治疗,会引发过敏性哮喘。有人长期鼻炎频繁发作,鼻黏膜出现水肿、增生,还会诱发鼻息肉。
杨立发说,秋季空气中植物花粉会比较多,如蒿属花粉、桑菊科的植物花粉等,在接触后可能会导致鼻炎发作。随着秋季的到来,环境变得潮湿起来,特别适合尘螨生长,在空气中都可能飘浮很多的尘螨,如果不慎吸入,则可引发过敏性鼻炎。另外,空气中的微生物过敏,也可引发过敏性鼻炎。
杨立发提醒,过敏性鼻炎的部分表现症状类似感冒,如果错把鼻炎当成感冒来治疗,很可能达不到治疗效果,还适得其反。
那么,怎么区分感冒和鼻炎?杨立发说,可以从病因、症状、病程长短、传染性、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方面进行区分。
病因:鼻炎主要是病菌侵袭或接触了过敏原引起的,而感冒主要是病毒或细菌入侵导致呼吸道感染引起。
症状:鼻炎一般有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而感冒除了有鼻炎的症状,还有发热,全身无力,肌肉酸痛等症状。
病程长短:鼻炎的病程比较长,容易反复发作,而感冒的病程比较短,一般1—2周就可以痊愈。
传染性:鼻炎通常不具有传染性,而感冒若为流行性感冒,则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此外,还可以对患者进行简单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来区分二者。鼻炎患者有鼻腔充血、鼻黏膜肿胀、水肿等表现,而感冒的患者除了上述体征外,还会有咽部及扁桃体充血、下鼻甲肥大等表现。一般鼻炎患者的血常规没有太大变化,感冒的患者如果是病毒感染,血常规会有淋巴细胞的改变。
哪些人容易发生过敏性鼻炎?杨立发说,儿童和老人由于身体抵抗力差,在遇到过敏原后容易产生不当的应激反应,导致过敏性疾病;如果患者的父母及其他直系亲属有过敏体质或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其后代患此类过敏性疾病的几率会比其他人高;居住环境脏乱的人群在生活或工作过程中接触过敏原的机会更多,容易诱发过敏性鼻炎;长青春痘或对某些物质敏感的人群,易患过敏性鼻炎;由于一些先天性原因或后天性外伤的原因导致鼻中隔出现往一边偏曲,就会阻碍鼻腔通气气流,增加鼻腔黏膜反复感染的机会,容易患鼻炎,且不易彻底治愈;从中医体质类型来看,个体气虚或阳虚的更容易发生过敏性鼻炎。
杨立发说,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尽量避免感冒,建议患者保证空气环境的湿度,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需要调整好饮食,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吃生肉。
★一定要远离过敏原,比如花粉、尘螨、动物的皮毛,以免诱发患者发生鼻炎。
★阻隔常见的过敏原,要戴好口罩或者使用鼻用阻隔剂。
★洗鼻对于缓解季节性鼻炎有很好的效果。
★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