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3年09月06日

​河州地区导宁分治始末

广通自治区成立纪念章

宁定县城区图

●马国海

(接6月24日4版)张广建督军政府的“导宁分治”方案详细梳理了河州地区与广河地区行政建制遥相分治的历史由来,阐明了分治的时代必然,设计精详、划置合理。鉴于此,北洋政府同意宁定县于民国六年十月六日与导河县划域而治,西北界导河,东界狄道,南界临洮(今康乐)。全县置村五十,分为三区。至此,广河地区彻底从河州的隶属下分离出来,成为完全建制的县制。可以说导宁分治结束了河州地区和广河地区在行政建制上长达700多年的隶属之争,广河地区明朝废县的影响至此才完全消除,真正意义上重新成为县一级的行政区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自从民国六年十月六日宁定县与导河县划域而治之后,划属于宁定县的是原自导河南乡二十四会起至三十四会止,共计十会(二十八、二十九都属于万户沟)即:二十四会龙泉洞清顺里、二十五会福隆山、二十六会棺木山、二十七会太子寺、二十八会万户沟、二十九会万户沟、三十会八羊沟、三十一会双厚子、三十二会高塄堡、三十三会上下改河、三十四会他山会。县域内十七会有循化县飞地,属于韩土司管辖;岷县飞地董家庄属于岷县管辖。十八会金龙池内有漳县飞地靳家坪属于漳县管辖。宁定县仓促化境,筹划不周备的弊端日益显露。

民国九年,兰山道尹会同当时的甘肃省长张广建,给北洋政府内务部和财政部会核甘肃省导河宁定两县划分区域并改拨银粮为核议甘肃省导河宁定两县划分区域并改拨银粮恳请准予接征,以清镜界而厘赋额的公文写道:“窃准甘肃省长咨开据兰山道尹呈称,职属宁定。县治本为导河太子寺地方,自设治以来,一切行政钧称便利。惟全县区域狭隘,当创始设置时,于筹划辖境,实未周备。原拟先具规模,渐图推廓。迭经该县公民潘效礼等秉请推广县治到署,职尹以导河地广事繁,实有鞭长莫及之虞。宁定户口仅止十会,西北两区仅甚狭隘,其南境旧州判区域,曩导狄分界时,复割隶于狄。是宁定名为县治,尚不能奄有旧州判区域,若不将导宁两县截长补短,不足以咨治理而计安全。业委萧知事荣策前往会同勘定。旋据该委员及导河县知事康敷镕、宁定县知事李承绂会呈称遵:即传集附近宁定西区导河南乡二十一等会绅耆征求意见,愿将导河南乡之十六七八二十三会及东乡之十五六七八九二十会共计十会拨归宁定管辖,以利行政而顺舆情等情。前来核阅所呈各节,系为厘正境界起见,当经指令,照准兹据呈赍册图到署,敝省长复核无异,相应咨请核办等因。并附清册两本,图一纸到部。”

从公文中可以看出,初划县域的宁定县西北两区非常狭隘,南境康乐地区又划属给狄道,比前清州判所属地域还小。面对这样的境域,甘肃省请求北洋政府重新划界,“若不将导宁两县截长补短,不足以咨治理而计安全”,请求将东乡六会(分别为十五会那勒寺、十六回双树、十七会四渡水、十八会金龙池、十九会蝉家里、二十会八角山)、南乡四会(分别为十六会大峡滩、十七会陡石关、十八会大南岔、二十三会宁河)等十会划入宁定县。

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在王震司令员的率领下,向临夏进攻。8月21日一兵团经康乐虎关,水泉大壑岘,沿石坡梁西下,解放了宁定县城,暂由第一野战军一兵团某部四团代表王实之代理县长。9月5日,成立宁定县人民政府。宁定县人民政府在一镇八乡的基础之上,调整组建了三甲、广通、帘洞、茂林、陡石、望河6区30乡。其中,原来的平善、乐善、牟家未建立政权,直到1950年6月划归东乡族自治县。195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通知:宁定县改为甘肃省广通回族自治区悉知照由本省临夏专区之宁定县的名称,查系历史上反动政府为镇压少数民族沿革而成。在此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中,广泛征求当地群众意见,并报经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于1953年6月6日批准,依境内广通河名称,改为甘肃省广通回族自治区。

至此,宁定县的称谓退出广河历史,经1956年和1958年两次撤地合县,两县合一纳入和政县,1957年8月改称为广河县。1961年,国务院批准广河县建制,寨子乡和达浪公社划入和政县,至此县境大定,一直到现在。 (全文完)

--> 2023-09-06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98569.html 1 ​河州地区导宁分治始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