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白屈菜带花的全草。
《救荒本草》始载白屈菜,并附图,云:“白屈菜生田野中,苗高1、2尺,初作丛生,茎叶皆青白色,茎有毛刺,梢头分叉,上开四瓣黄花,叶似山芥菜叶,而花叉极大,又似漏芦叶,而色淡。”《植物名实图考》亦转载《救荒本草》文及图,经考证确为本种。临夏习称黄连,生于海拔500-1200米的荒地、山坡、山谷、林边草地、路旁、沟边或石隙中,临夏地区有分布。
白屈菜性味苦,辛,有毒。具有镇痛、止咳、利尿、解毒之功效。主治胃肠疼痛、咳嗽、黄疸、痢疾、水肿、疥癣、疮肿、蛇虫咬伤。
现代研究表明:白屈菜具有对平滑肌的解痉作用,对神经系统作用,抗肿瘤作用,其他作用。
用法 内服:煎汤,1.5-6g。外用:适量,捣汁涂。
选方 1.治水肿黄疸:白屈菜,蒲公英,商陆,臭草根,茵陈。水煎服。
2.治慢性支气管炎:白屈菜全株500g,生甘草30g。水煎3次,药液再浓缩,使100ml含生药12g。每日3次,每次30ml。
附:白屈菜根
白屈菜根性味苦、涩,温。具有祛瘀、通经、止痛的功效。主治劳伤瘀血、月经不调、痛经、消化性溃疡。
用法 内服:煎汤,3-9g。
选方 治支气管哮喘:白屈菜根225g,枯矾100g。共研细粉,一日三次,每服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