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进忠 马尚龙
广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康乐县医养中心结合医院、永靖县中医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州传染病医院、州中医医院医养结合中心建设项目、东乡县第二人民医院等一批卫生健康重点项目即将投入使用;
州人民医院在去年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得全省第四、市州第一的好成绩,州妇幼保健院、州中医医院跻身全省前列;
建成省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6个,州级重点专科29个,完成县级心电、影像、病理、检验、消毒供应等五个区域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县域卒中、胸痛、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等五个救治中心全面建成……
这一组组亮眼的数字,是近年来临夏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从“保基本”到“高质量”,过去5年,我州统筹抓好医疗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综合医改、“一老一小”健康保障、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围绕群众需求夯实基础、深化改革、提升服务,创造了“改革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群众受益最多”的好成绩,实现了医疗队伍跨越式壮大、医疗水平跨越式提升、医疗投入跨越式增长、医疗机制跨越式改革、医院班子建设跨越式优化的目标,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显著增强。
时间回溯到今年3月,一个足以让所有临夏人振奋的消息传来:临夏州人民医院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对于推动我州重症学科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目前,州人民医院已经成功打造综合重症、新生儿重症、心脏重症、呼吸重症、儿童重症平台,依托急诊科和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五大临床救治中心等大急诊平台,急危重症救治能力迅速提升,成为我州及周边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危重患者救治中心。
从过去简陋的医院环境,到如今林立的现代化大楼;从落后的医疗仪器,到各种国内外先进设备;从看病难、看病贵,到就近看病、看得放心……目前,全州卫健系统投资实施的重点项目53个,总投资37.45亿元。
临夏州妇幼保健院、临夏市人民医院新院区、临夏市民族医院新院区等项目投入使用,州中医医院康复楼、积石山县医院二期住院部楼、和政县医院内科楼、和政县中医院住院部楼、临夏县中医院传染病区、临夏县医院医技综合楼、康乐县人民医院提标扩能等一大批项目加快建设。随着州县医疗机构提升搬迁工程、新的医疗项目如火如荼上马推进,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之前看病住院很不方便,现在再也不用跑到县城看病了。”目睹了近日广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搬迁过程后,三甲集镇群众马百克说。
“过去,临夏的医院里设备不是很齐全,难度稍大的手术做不了,重症、疑难杂症只能去省城医院看,很多时候耽误了病情。”在州人民医院治疗胃病的马勤学说。如今,随着我州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一就医习惯已发生深刻变化。
我州坚持“硬件”“软件”两手齐抓,在加快完善医疗基础设施的同时,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较过去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我们想通过东西部协作,把济南先进的医院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带到永靖,利用两年时间,通过传帮带、进修学习和专家下沉等方式,不断提升永靖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在永靖县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工作的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殷洁说。通过开展东西部协作、组团式帮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等工作,大大增强了我州基层医疗队伍培养、临床专科建设、医疗服务能力。
不止于医疗队伍培训培养,近年来,我州医疗人才招引工作也取得了全面突破。
“临夏市医疗专业急需紧缺岗位正好和我的专业对口,人才引进待遇也特别好,不仅有安家补助和生活补贴,还直接进入事业编制,一眼就相中自己心仪的工作,并成功签约,我特别开心。”日前,西北民族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铁玉海在校园招聘活动现场兴奋地说。
2019年以来,我州共引进医疗卫生领域急需紧缺人才693名,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04名。全州卫生健康系统专业技术人员从10740人增长到13432人,执业(助理)医师数从3129人增长到4048人,注册护士数从4526人增长到5945人,医疗卫生队伍快速发展壮大。
近年来,为了让群众看病就医更方便、更实惠、更高效、更舒畅,我州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通过采取一系列务实举措,不仅畅通了看病就医“最后一公里”,而且让群众享受到了高质量的卫生健康服务。
住院费用在省内医保即时结报的基础上,实现了跨省结报,重特大疾病报销病种扩大到50种。建立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衔接机制,落实“一站式结报”和“先诊疗、后付费”,实现州、县、乡、村四级全覆盖;
聚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打造临夏州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州1213家医疗机构已接入全省远程医学信息中心,1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行电子健康卡,17家医院启用双向转诊信息系统,152家基层医疗机构启用云HIS系统;
州人民医院等13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置了老年医学科,137家医疗机构建成了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出生缺陷综合防控体系持续完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累计惠及19.3万人;
133所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了基本医疗设备,设置了医技科室,所有行政村卫生室达到了分类建设标准,配备了1201名合格村医;
“看病越来越方便了”“医保报销更快了”“名医越来越多了”……
回忆起过去的就诊环境,享受着当下更加方便优质的医疗服务,越来越多的群众情不自禁地感叹近几年我州医疗卫生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
“今年,我得了一场大病,在县医院住院治疗8天后,转到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一个月,总共花费了9.5万元。在医保的好政策下,报销了7.3万元。”康乐县上湾乡下庄村群众马艾有布说。
“之前去医院挂号看病很不方便,身体不舒服就自己在家里凭经验治疗。现在好了,家门口的医院专门为老年人设置了专科,看病真方便!”临夏县群众王家宝说。
“以前在镇卫生院看病困难,药品种类不齐全。现在镇卫生院什么药都有,医院也建得特别好,大夫们的态度也好,不管什么时候去,都能看上病。”广河县庄窠集镇村民马永山说。
卫生健康事业关系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民生事业,也是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事业。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不断满足,是我州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好印证,也是激励全州卫健系统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
迈上新征程,各族群众对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更加强烈。临夏州将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夯实医疗基础,破解发展瓶颈,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健康临夏”,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