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3年08月26日

马春祥:当好群众的“领头羊”

马春祥(右三)为群众解决难心事

本报记者 陈礼娟 边小磊 马媛君 穆风祥

“马书记,我寻一哈你是。”

“撒(什么)事情?”

“就是树的事情,你解决不解决?”

“解决里嘛!走,我们一起看一哈么。”

“成哩,成哩。”

这是发生在康乐县胭脂镇西坡村的一幕,当时州人大代表、西坡村党支部书记马春祥正在村委会里办公,8社群众马小军跑到村委会,找马春祥要求解决与邻居“三棵树”与“一棵树”的事情。

何为“三棵树”与“一棵树”的事情?原来,在上一辈的时候,马小军家的1棵树栽在了邻居马胡塞尼的屋后面,而马胡塞尼家的3棵树栽在了马小军家的屋旁边,随着这4棵树越长越高,挡住了彼此家的阳光。因此,两家矛盾不断。

“村委会找人把这4棵树砍倒,各自拿自家卖树的钱,把这个事情就这样解决掉吧?”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交流,马春祥几人与马小军、马胡塞尼达成了共识。

履职路上,马春祥一直坚定笃行,始终带着感情与责任,为群众谋利益,为家乡谋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做为民服务办实事的“领头羊”。

2023年,胭脂镇西坡村被列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马春祥觉得,示范村建设是惠及民生的好事,是有效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的实事,要排除万难实施好。他对村干部说:“我们在做村民工作的时候,不仅要把法律法规宣传到位,更需要把示范村建设的好处给群众讲明白,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长久以来,农村拆违工作一直存在“量大面广根子深”的问题,且都属于“陈年旧账”。马春祥迎难而上,挨家挨户宣讲政策法规,积极主动做群众思想工作,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难题,用真情赢民心,在他的带领下,经过村“两委”不懈努力,西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向有限的土地要效益,是让群众增收的“硬道理”。长年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及平时视察调研工作中,马春祥发现,通过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规模化发展林果、蔬菜等,是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好项目。于是,他积极牵线搭桥,引进西藏林芝市福地商贸有限公司,在西坡村投资2000万元,建设集旅游观光、农家采摘、餐饮住宿和户外娱乐等为一体的康乐县香菇农庄产业园,助力乡村建设。

“经马书记的介绍,我们打造了这个项目,一是看中了这里的便利条件,二来还能回报家乡,带动附近群众就业增收。马书记经常来找我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并提出一些建议,目前这个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西藏林芝市福地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古佰说。

当了人大代表之后,马春祥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通过不断地调查研究、学习实践,提升自己的履职意识、履职思维和履职能力,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近年来,随着康乐县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区人口不断增加,城区学位已不能满足适龄青少年入学需求,学位紧张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缓解这一问题,马春祥主动奔走,为康乐县教育发声。“在2021年的州人代会上,我和我们县的10余名代表提交了‘修建蓝川初级中学和胭脂湖小学’的建议,该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很快进行了落实,目前两所学校的建设已接近尾声。”

“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老百姓的民生问题,下定决心投资5.7亿元,高标准、高规格、高起点修建蓝川初级中学和胭脂湖小学。这两所学校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将极大地缓解县城‘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满足老百姓对高质量教育资源的需求。”康乐县教育局副局长董玉成说。

面对新征程、新起点、新使命,马春祥表示,将继续履行好人大代表的义务和职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昂扬的工作激情做好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选择题”、乡村振兴的“综合题”。

--> 2023-08-26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97728.html 1 马春祥:当好群众的“领头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