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伟如
自“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全州发改系统紧紧围绕全州发改工作实际和当前重点工作,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能力素质,提高工作质效,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斗争精神,有力推动全州发改事业高质量发展。近日,本报记者就全州发改系统“三抓三促”行动目标定位、落实举措及所取得的成就,对州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马福华进行了专访。
记者:全州发改系统如何有效落实“三抓三促”行动的目标任务?
马福华:在抓学习、促提升方面,我们着眼全面提升政治理论素质、发展改革业务能力、自身综合素质,以开展“四大活动”为抓手,明确学习重点,改进方式方法,提升学习实效。开展夯基铸魂强素质“大学习”活动,结合部门工作实际,设置了“理论课、专业课、公共课”,明确学习重点,及时将中央和省州最新文件、领导讲话、有关书目纳入学习内容,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充实调整。开展解放思想谋发展“大讨论”活动,把思想解放作为“三抓三促”的先导,以专题研讨交流为主,深入研究探讨制约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谋划提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真正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破局”。
开展进村入企解难题“大调研”活动,委党组班子成员积极发挥“头雁”效应,带头深入积石山县癿藏镇联系帮扶的3个村开展调研,通过集中宣讲、座谈交流、解剖麻雀等方式,全面掌握村上发展情况,力所能及协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开展创先争优提能力“大练兵”活动,举办“发改干部大讲堂”,已有17名业务科长、4名州委党校(州行政学院)教授向全委干部职工进行授课讲解。组织全州发改系统80名干部在浙江大学举办临夏州库区移民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积极选派60余名县科级干部参加省、州各类培训班。
在抓执行、促落实方面,我们聚焦省、州重大决策部署中由州发展改革委牵头落实的重点任务,制定印发了“1+N”责任清单,紧盯清单中的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加强调度督办,做到项目式推进、全周期管理,及时跟进掌握汇总进展情况,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严格落实领导包抓项目制度,编制印发全州重点投资项目、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前期项目清单,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时限要求,并在州级新闻媒体上对计划新开工项目进行了公示。对2023年全州重点投资项目实行周调度、半月通报、季考核的推进机制;分解下达了2023年全年及前三季度重要经济指标预期目标,实行“月调度、季考核、年评估”,每季度对各县市、各部门重要经济指标及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考核。
在抓效能、促发展方面,我们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用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不断深化推进“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制”改革,积极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进一步压缩项目前期手续报批时限,降低项目前期成本。紧盯390个新开工重点投资项目和415个续建项目的开(复)工率、投资完成率、资金到位率、按期竣工率加强调度,实行“周调度”“双周通报”“月分析”的项目调度机制和冬季百日攻坚、每季度集中开工、观摩督查的跟踪督促机制,推动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以重大项目牵引保持固投等经济指标继续高位运行、领跑全省。严格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围绕全州重点打造的清洁能源、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皮革纺织、装备制造和新材料、文化旅游、临夏美食、中医药等8条重点产业链,强化督导引领、统筹协调调度、加大考核考评,不断提高产业链完整度。加快新能源项目建设,抓好“十四五”第二批光伏发电项目、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力争尽快建成并网发电。加快康乐县、积石山县和东乡县抽水蓄能电站、临夏州天然气长输管道复线项目、广河——和政县天然气联络管线项目前期工作。
记者:自“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全州发改系统取得了哪些成果?
马福华:自“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我们发改系统着眼夯实经济基础,激发发展活力,牵头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攻坚突破行动和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积极谋划储备重大项目,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兰西城市群建设、扩大内需等叠加政策机遇,谋划储备5大类170小类共计3191个项目、总投资8588亿元。强化项目及资金争取,组织开展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申报工作,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47个、总投资184亿元、申请中央投资80.4亿元;2023年第一、二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已通过国家审核反馈203个、资金需求214.5亿元。截至目前,共争取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19.53亿元,发行2023年第一批专项债券资金35.9亿元。全力推动项目建设,紧紧围绕保固投、稳增长目标,建立健全项目清单协同推进机制,对“三个清单”项目按照项目主体责任分层管理推进。截至目前,全州500万元以上重点投资项目已开复工798个、完成投资271亿元,固投增速持续领跑全省。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服务效能,审批事项从79项精简到49项、申报材料从519个精简到288个、审批时限从120天缩减到60天以内,最大限度简化流程、畅通机制。制定了临夏州企业投资信用承诺制改革“1+7”方案,实行备案项目“秒批秒办”,保障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今年1—7月份,项目单位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共申报项目1049个、申报总投资565.08亿元,共办理项目555个、总投资320.57亿元,共申报受理审批事项数751件、已办结742件,按期办件率为98.8%。推进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全面执行深化电价机制改革的相关政策,2023全年预计完成交易成交电量7.14亿千瓦时,上半年累计完成直购电交易电量3.49亿千瓦时。全州8县市农业水价成本审核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在督促相关县尽快完成辖区内中型灌区农业水价批复。推动天然气价格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天然气配气价格。依法修订义务教育校外培训、垃圾处理收费等相关价格政策。紧紧围绕建设“诚信临夏”总目标,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前,全州没有严重失信名单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截至7月底,各县市和州直各部门通过该平台报送“双公示”信息119.86万条、报送特定信用信息231.16万条,平台共发布各类信息2231条,总访问量超过20.49万人次。通过信用中国协同工作平台累计完成147家失信企业信用修复申请的初审工作,全州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40个地州盟中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