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3年08月17日

唐小翠:当好残疾人的“娘家人”

​唐小翠指导员工制衣

本报记者 陈礼娟 边小磊 马媛君 穆风祥

“哒哒哒……哒哒哒……”缝纫机声此起彼伏。8月初,记者走进临夏县改焕布鞋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坊内,几名妇女正娴熟地制作、加工布鞋,一片忙碌的景象。

据该合作社负责人杨国军介绍,合作社实行订单式生产,产品主要销往青海等地,每年可挣20多万元。谈及现在的生活,他最想感谢的就是州人大代表、临夏县翠梦飞服装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唐小翠。

2014年,经唐小翠介绍,杨国军认识了家住临夏县麻尼寺沟乡唐尕村的王雪梅,经过一年的接触,两人喜结连理。此时的王雪梅正在翠梦飞服装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当学徒,两人的结合可谓是“强强联手”,家里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1972年,唐小翠出生在临夏县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她仅7个月大时不幸因病致残,8岁才能拄着拐杖慢慢行走,9岁进入校园,当年却因家境贫困辍学。

生活中的接连打击,并没有让唐小翠一蹶不振,懂事的她想着赚钱贴补家用。在当地毛衣编织店当学徒、开裁缝店……2013年,唐小翠注册成立了临夏县翠梦飞服装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当起了残疾人的“娘家人”。

唐小翠加快发展服装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实际行动团结引导职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诠释了一名人大代表勇于担当、履职尽责、不负人民的高尚情怀。

尹集镇韩赵家村群众贺景花已在唐小翠的公司里干了整整10年。这10年,家里的变化让她对未来的生活信心倍增,高兴地告诉记者:“大儿子已经考上大学了,小儿子学习也不错,我能在家门口找到这样的工作,很开心。”

唐小翠心里时刻装着职工,用爱温暖着每一名职工特别是残疾职工的心,组建了“励志人生 自强不息”的微信群,群聊人数已达100多人,力所能及地帮他们找到人生的另一半,用自己的行动,为广大残疾人点亮了心中理想的灯、照亮了脚下前行的路,10余对新人喜结连理。

职工管生辉说话声音嘶哑、听力不佳,导致性格内向,但在公司他是干活的能手,月工资平均5000元,已经33岁了,还是一个人。唐小翠始终把他的婚姻大事放在心上,并借助各种机会,一直给管生辉物色对象。

功夫不负有心人,管生辉与最近介绍的姑娘进展顺利,有望步入婚姻殿堂。“这对我来说,是一件莫大的喜事!”唐小翠翻看与姑娘的聊天记录,难掩心中的激动。

人大代表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人大代表是政府和百姓之间的‘传声筒’,既然当选了,我们就要履好职、尽好责,基层的声音要反映上去,国家的政策法规也要传达下来。”唐小翠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人民放心中、履职在路上,作好人民的代言人。

加大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享受更多优惠政策;加强残疾人技能培训、就业扶持,逐步解决残疾人打工难、就业难、培训难的问题;参加州人代会代表团会议、小组讨论……唐小翠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建议。

2021年,唐小翠第一次参加州人代会时,听说州总工会有困难职工帮扶救助政策后,第一时间与州人大常委会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在其积极推动下,第一年32名困难职工每人享受到了7000多元的补助,第二年26名困难职工每人享受到了5000多元的补助。

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能够被“原汁原味”反馈,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有便捷的沟通渠道、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在唐小翠看来,这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写照,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我真切感受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句话背后的分量。”

饮水思源,缘木思本。唐小翠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还始终热心公益事业,从2019年开始,每年拿出10万元慰问残疾人家庭;从2021年开始,每年拿出7万元资助困境大学生等,并在企业内部积极倡导传递爱心文化。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每个人都是参与者、都是建设者。”唐小翠说,作为州人大代表,她将不断提高履职水平,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带给广大残疾人朋友,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始终在关注着、关心着、关爱着他们,更好地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并为残疾人呼吁,推动解决他们生活中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

--> 2023-08-17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97275.html 1 唐小翠:当好残疾人的“娘家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