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玉兴
当前,我省“三抓三促”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本报记者就积石山县“三抓三促”行动目标定位、落实举措及所取得的成效,对中共积石山县委书记马晓璐进行了专访。
记者:当前“三抓三促”行动热劲正足,积石山县贯彻落实“三抓三促”行动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为顺利实现目标,又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马晓璐:自开展“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行动以来,我们结合县情实际,按照“三抓三促”行动主要目标,提出以过硬本领、优良作风、扎实成效为积石山县高质量发展赋能,全面落实“十个打造”工作任务,推进建设“五个积石”、实现“十个新突破”奋斗目标。为顺利实现目标,我县坚决落实省、州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突出抓好“能力”“执行”“效能”三个方面,确保行动不偏不倚。
一是突出能力为先,全面提能力强素质。在这次行动中,我们由过去的“大水漫灌”式的学习培训方式,变为领导带头训、班子成员结合分管训、业务骨干围绕重点训的“精准滴管”式的学习培训方式,真正提高了学习培训的实效,尤其是组织乡镇、村干部开展分批分层次、差异化精准化轮训培训,全面提升了基层干部职工的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突出执行为要,强化贯彻落实。
紧密对照不执行乱执行、执行不到位、选择性执行的实际问题,引导广大干部察实情、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努力营造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的雷厉风行工作法,在实践中提高执行落实的实效,提升工作质量水平。三是突出效能为先,加快发展步伐。紧密对照效率不高、效益不好、效果不佳的突出问题,着力在工作效能提升、重点任务落实、发展指标进位上下功夫,县四大家领导以上率下带头开展交流研讨,深入研讨国家、省州发展决策、政策机遇,广泛研讨新时期新阶段积石山县发展的瓶颈制约、思路举措,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障碍、机制梗阻、制度约束,创新思路举措,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为推动“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积石山县的主要抓手是什么?
马晓璐:我们结合县情实际,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推出一些具有我县特色的工作举措,保障行动走深走实。一是制定县级干部一线工作制度,坚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在县级干部包抓联系乡村的基础上,制定县级干部包抓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制度,建立县级干部便民服务轮岗巡查工作制度,切实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引领作用。二是出台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研究制定《积石山县招商引资成效评价实施细则》《积石山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实施办法》等措施,设立20个项目专项服务组,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全周期、全天候为企业服务。加快实施“多证合一”“不来即享”“全程帮办”等举措,全程网办率达99.58%。三是注重领导调研破解难题。针对全县民生领域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县四大家领导亲自挂帅,逐项分类梳理,整合优势力量,协调各方参与,攻坚突破抓落实。督促全体县级干部深入一线调研,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安全维稳、民族宗教、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方面突出难题,123件事关群众急难愁盼的难事得到集中解决。四是专项督查跟踪问效,成立3个专项督查组,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实效、问情况、访对象和“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各乡镇、各单位、各村社、各校(院)全面督导“三抓三促”行动开展、重点工作落实、重大项目实施情况,以强有力的督查问效,强化工作落实。
记者:“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积石山县有什么工作亮点?
马晓璐:我们坚持在学习上下苦功、在执行上铆足劲、在效能上见真章,聚焦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迈上了新台阶。
一是监测帮扶进一步强化。充分发挥甘肃一键报贫、农户户情信息系统作用,常态化开展摸排监测和数据比对,17户71人通过“一键报贫”新纳为监测对象。对新纳入的“三类户”因户施策落实帮扶措施,及时发现、精准帮扶、动态清零,风险消除率达到73.68%。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成果,352户农房抗震改造进展顺利,积石山县供水巩固提升项目一期工程即将完工。扎实做好稳岗就业工作,开展技能培训5189人,输转劳动力8.126万人。二是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围绕年度重点项目建设,按月列出项目进度,定期调度推进,推动项目建设从谋划储备、前期推进、落地实施、服务保障等各个层面全面提速。今年,计划实施重点投资项目105项、总投资215.96亿元,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52项、总投资115.01亿元,续建项目53项、总投资100.95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复工项目76项、完成投资15.03亿元。与此同时,我们认真落实“千亿招商”行动部署要求,高标准筹备召开了招商引资大会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论坛,积极做好外出招商和企业来县考察衔接工作,招商引资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截至目前,签约项目24个、签约资金46.92亿元,24个招商引资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到位资金7.42亿元,同比增长43%。三是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力推进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确保全县粮播面积稳定在24.75万亩以上,总产量突破7.9万吨以上;持续发展“牛羊菜果蔬菌药花”等特色产业,制定出台食用菌、高原夏菜、中药材等26个特色种养及配套设施奖补方案,全县产业结构调整面积达到26.69万亩。抢抓省上打造“临夏——甘南百万头肉牛产业带”和“中部沿黄千万只肉羊产业带”发展机遇,投资2.1亿元重点支持良种牛羊引进、优质牧草种植与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新建养殖场10个,发展养殖大户1000户,完成粮改饲14.5万吨。提速发展文旅产业,高质量举办第五届大墩峡冰瀑旅游节、第二届金露梅旅游节系列活动,加快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加大全县旅游资源宣传推介力度。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83.8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56亿元。四是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引导党员干部习惯在监督和约束环境中工作生活,加强思想淬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广大干部贯彻执行力更加强了,担当作为的意识更加强了,为民服务的意识更加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