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3年05月28日

为“河州花儿”正名之管见

●潘尚光

(接4月28日4版)

二、“河州花儿”的语言

“河州花儿”是七至九言的白话韵文体。广泛流传于西北各省地的各民族都用河州白话汉语演唱“河州花儿”。如:“远路上看一趟你来了,尕脸脑不展者咋了”。此句中的“脸脑”在临夏方言中是面孔的意思。“连背了七年的空口袋,没装过一撮儿炒面”。“空口袋”比喻担了空名声。“阿哥是庄里的人梢子,人伙里为王者哩”。“梢子”是树尖叫树梢,引申为头等、上等。“家里来了我照应,路儿上你个家小心”。“个家”为自己的意思。“阿哥是唱曲的老行家,尕妹是才学的离家”。“离家”指初学的人。“我为你耽搁的功夫多,你为我丢下的底多”,“丢底”指丢脸、丢人的意思等,大量资料记载“河州花儿”最迟在明朝时候广泛传唱,到上世纪20年代末,甘青宁分省后,才开始出现甘肃花儿、青海花儿、宁夏花儿的提法。新中国成立后,又出现了回族花儿、汉族花儿、撒拉族花儿、保安族花儿、东乡族花儿、土族花儿、裕固族花儿、藏族花儿的提法。

三、“河州花儿”的曲令与发展

临夏是花儿流派最多、曲令最全、流传最广的地方,也是名作传唱的胜地。临夏花儿的曲令有三四百个,而且众多曲令是由《河州令》的基础曲调发展而来的,并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初,有学者提出花儿的新名称“河湟花儿”。由此,在新闻媒体、花儿学术研讨会和有关民歌著作中表现出花儿名称的混乱局面。但是老百姓只认识“河州花儿”,并不知道什么“河湟花儿”。“河州花儿”并不流行于黄河全流域,湟水流域流行的花儿在“河州花儿”的范围之内。因此“河湟花儿”不能替代“河州花儿”。民间谚语说:“鹰美在天空中,花美在绿丛中,人美在劳动中,话美在道理中”。没有道理的“河湟花儿”名称是不美的,也是站不住脚的,只有“河州花儿”,才是由来已久,被传唱的各民族群众公认的名称。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花儿的根在临夏,临夏是“河州花儿”的发源地。正如花儿唱词里所表达的那样:“太子山高来黄河水长,临夏是花儿的故乡;放开个嗓子了大胆地唱,好花儿留在了世上。”“秦始皇调兵打长城,盼望着早一天完工;河州的花儿根子深,唱红了西北五省。”

“河州花儿”热情奔放,名正、言顺!

--> 2023-05-28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91707.html 1 为“河州花儿”正名之管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