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3年05月11日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文学人类学研究生导师李祥林:

临夏有羌、大禹、彩陶三张名片

本报记者 马琼洁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文学人类学研究生导师李祥林在文明汇聚·光耀河州——史前文化临夏论坛中作了题为《神话传说与族群历史——羌族迁徙史及其口头叙事》的发言。他认为,临夏有羌人、大禹、彩陶三张地理文化名片,而要讲述好、阐释好大禹传说和彩陶文化,都绕不开“羌”这个话题。在很多口头文学当中,都讲述了我们的祖居地在甘青河湟地区。从“羌”这个切入点来看,由于很多历史原因,羌这个族群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迁徙的过程,这个过程恰好沟通着中国的两大母亲河——黄河与长江。“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创造者、制造者是古羌人”一直是历史、考古学界基本上公认的一个说法,可以从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得到论证。

陇剧《大禹治水》将上古传说搬上舞台,以临夏积石山为叙事焦点,展示了黄河上游先民在长期治水实践中的故事。看了陇剧《大禹治水》、参加了论坛研讨,再经过几天的参观考察,李祥林深有感触地说:“临夏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希望我们考古学、历史学研究持续加大力度,在口头文学、口头传统、民间文学、民间传统上多下功夫,借助临夏这些丰富的多民族文化遗产,用现代意识、现代思维、现代设计做出更多能够服务于当代人的文化产品。”

--> 2023-05-11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文学人类学研究生导师李祥林: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90690.html 1 临夏有羌、大禹、彩陶三张名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