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慧霞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3月1日,我州召开动员部署会,实施千名科技人员助推产业振兴行动,助力“百万农民增收工程”,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一线,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共同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和新技术实践,打造先进技术成果的展示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孵化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样板区,为实现特色种植业和畜牧产业“两个百亿级产业”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加快推进全州农业现代化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人才振兴,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目前,我州农业产业发展正处于调优结构、转变方式、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有政策叠加、转型跨越的发展机遇,因此,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以科技人才赋能农业现代化产业的脚步刻不容缓。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为了打通农村科技传播“最后一公里”,跨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让科技专家聚集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推广与产业服务,让科技的种子在临夏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我州将围绕“牛、羊、菜、果、薯、药、菌、花、粮、耕地”10个方面,组织州、县市千名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依托300家新型经营主体,组成300个结对科技服务组,打造1000个示范推广基地,培养万名新型职业农民。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讲授春耕等方面的知识,让群众科学种植、稳定增收,将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
“千名科技人员助推产业振兴行动为我们科技工作者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同时也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一个渠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着眼于全州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的具体需求,做好农林牧的基础科研工作、成果转化,以及乡村人才培训、培养工作,用实际行动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州农科院行政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冯坤蓉说道。
科技人才下乡,越沾“土味”才能越有作为。作为一名农技推广人员,州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陈晶晶表示要积极响应会议部署要求,当好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宣传员、讲解员,她说:“我会立足‘牛、羊、菜、果、薯、药、菌、花’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以‘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设施配备先进、生产绿色标准、经营规范高效’为目标,结对帮扶,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员、推广员。同时,发挥专业特长,传授技能、传播知识、答疑解惑,当好培训农民的指导员、解忧排难的服务员,用实际行动助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播撒科技火种,助力乡村振兴。如今,我州科技创新提供的驱动力日益强劲,将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装上动力澎湃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