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3年01月22日

春节漫笔

◇马奋魁

时光的脚步就要迈进了2023年农历兔年的门槛了。在这年末岁首,说一说家乡积石山关于春节的故事,那些过去的岁月,那些萦绕心头的童年趣事便一件件涌上心头。

看秧歌与听戏

小时候不知道春节是什么,但作为回汉杂居区的我们这些回族儿童也年年盼春节,因为春节一到就有两件非常有意思的事要发生。

第一,正月十三我们村子前面的甘藏庙,也叫腊腊爷庙,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庙会,届时十几伙秧歌队在庙门前的大土场里进行太平鼓表演。那鼓不是陕北那种小腰鼓,而是那种平放起来可以在上面坐三个成人的太平鼓,一个成人好像刚刚背得动。我那时候对那些鼓手很佩服,他们非常辛劳,十里八乡的送秧歌征途中他们背负沉重的行囊,而又耍出那么多的花样,有时汗流浃背,有时威武霸气,成为每个秧歌队的主打表演节目。据说每个秧歌队的鼓手既是一个团队的主力也是一个团队的护卫。因为鼓手中也有“武林高手”,我们看过杨林夺牌的节目,节目中杨林拳打脚踢,所向无敌,让人看得惊心动魄!那时候人们的精神生活非常匮乏,除了乡上统一放个黑白电影,就剩春节的秧歌表演了。所以有时候也发生砸场子或者场面失控的事件,就由鼓手负责摆平和调节处理。秧歌队的大花脸、鼓手、货郎、姑娘、妖婆这些角色我们都如数家珍般记忆犹新。

第二,每年春节在居集乡红崖村搭建戏台唱戏。一般从初三开始唱到十二,唱的戏种那时也不懂,现在想来是介于京剧和秦腔之间。剧目有《铡美案》《白蛇传》《野猪林》等,但最让人刻骨铭心的是《铡美案》,戏里演秦香莲的是个男角,可能以前当过社请老师,人们叫张老师,他的唱腔凄婉绝美,当时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也许是我后来比较喜欢音乐剧目的最初启蒙。后来那个张老师亡于一场交通事故,我在心里还伤感了好久呢!当时红崖的戏很出名,我们每晚吃完饭跟着大叔、大哥们步行约十华里的蜿蜒山路去看戏,等到回家已经很晚很晚,有时眼里在睡觉,脚下打着趔趄,但那份感觉现在想起依然好美好美!

春节联欢晚会

在我们童年的时候,看一次黑白电视都成了一种奢想!那时全村就只有一台黑白电视,全居集乡也只有居集粮站和居集乡卫生院各有一台十六英寸的彩色电视机。几个哥哥们凭着一个熟人的关系到居集粮站看《霍元甲》,而我们这些小毛孩只能听他们讲剧情。后来我考入了临夏师范学校,每当星期日,学校在阶梯教室给我们免费播放电视,我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第一代节目主持人赵忠祥和倪萍,他们风华正茂,妙语连珠,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

以后每年的春节我总是像过节一样企盼。那时,自己家和单位也没有电视,每年春晚时间我就到别人家或别人单位蹭电视。一年又一年,一个个陌生的名字由生变熟,一首首春晚歌曲耳熟能详,一台台晚会现场变幻更替,给人留下的岁月的美好,让人留恋忘返。那时我为了看一台晚会,煞费苦心,有时看人脸色,有时跑很远的路,但看到的瞬间,也是最快乐的时刻。后来我买了一台TCL,从此可以自由地看春晚了!陈佩斯、冯巩、赵本山、敬一丹、水均益,白岩松……这些年轻的央视名角随我们一起变老,可是不管岁月如何变幻,我和春晚之间的感情依然是那么淳朴,那么绵延悠长!

--> 2023-01-22 ◇马奋魁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84798.html 1 春节漫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