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马琼洁)近日,记者从康乐县获悉,该县把劳务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支撑,持续用力把务工打造成群众增收的铁杆庄稼,做实做足群众增收文章。
突出“早”,着力在拓宽渠道上花心思。加强互访对接,县委县政府及早谋划、精心部署,到厦门、济南等地用工企业精准掌握用工需求,全面洽谈双方协作事宜,探索建立“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群众参与”长效机制。依托劳务输出基地,集中精力举办“春风行动”暨东西部劳务协作现场招聘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签订意向性协议400多人。
突出“快”,着力在精准推动上下功夫。全力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同时强化网格管理,压紧压实包抓村组长、包村组长、驻村队长、包户长“四长”责任,分类建立健全务工信息台账,为打好劳务输转攻坚战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创新输转模式,按照“企业所需、康乐所能”,成建制、订单式对接就业岗位,开展“点对点”输转。2022年输转劳动力7.01万人,组织输转5.61万人。
突出“优”,着力在政策保障上出实招。加强技能培训,紧盯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外出务工需求导向,累计开展劳动力培训11542人。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机遇,组织群众到山东参加烹饪、装挖机、电焊等中高级技能培训,邀请山东省、中建集团专业教师开展美发、酒店服务等培训。强化政策激励,出台4项奖补激励措施,对外出务工人员、劳务服务机构进行差异化奖补,最大限度激发就业市场活力。
突出“稳”,着力在就近就业上求实效。加强以奖促产,精准落实奖补资金,推动就业工厂扩大再生产,有26家就业工厂吸纳务工人员1683人,人均月收入2500元以上。强化项目带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旅建设、防洪治理等项目吸纳本地劳动力比例超过90%。积极培育草食畜牧业、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有效解决1.2万人务工就业。做实扩岗稳收,全力开展稳岗就业“清零行动”,新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4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