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3年01月03日

践行二十大 扬帆再启航 有序推动全州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访州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国顺

本报记者 马琼洁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日前,就全州应急管理系统如何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本报记者专访了州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国顺。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全州应急管理部门在今后工作中,如何抓好学习贯彻落实?

刘国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的工作要求,为我们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为抓手,以建设大安全大应急管理框架为目标,努力推动全州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自2019年应急管理部门组建以来,我们承接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责、政府办承担的应急管理职责、公安局的消防管理职责和防汛抗旱指挥部、减灾委员会、抗震救灾指挥部、森林防火指挥的职责以及其他部门相关应急管理职责。来自不同机构的职能整合,需要应急部门在实战中磨合,灾难的不确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增强,为了有效应对社会风险挑战,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的工作要求,建设大安全大应急管理框架,全面构建“大应急”体系。一是完善应急指挥体系。进一步优化应急指挥平台功能,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健全完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理顺部门职责,处理好“统”与“分”“防”和“救”关系,明确各级各相关部门灾前防范、灾中处置、灾后重建职责,努力形成反应灵敏、平行互动、上下联通、延伸到底、运转高效的指挥体系。二是健全完善预案体系。及时编制和修订州级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加快完善“1+47+N”预案体系建设,统筹指导好县(市)层面各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完善企业各类预案,层层建立预案体系。同时,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以演练检验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有效提升全州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加强救援力量建设。按照“全灾种、大应急”要求,统筹推进综合救援队、专业救援队和社会救援队建设发展,配齐配强应急救援装备,加强物资储备,确保有急能应,应必有效,努力构建起全州大安全大应急体系。

记者:全州应急管理部门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刘国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的工作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持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安全生产监管各项工作,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筑牢守好安全生产堤坝,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靠实责任,推动齐抓共管格局向纵深发展。紧紧抓住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持续推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依托安委办综合协调工作职责,运用提醒督办、通报约谈、巡查考核等方式,督促县市政府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行业部门严格落实“三个必须”责任,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责任和任务清单,依托清单化管理,合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关口前移,狠抓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认真贯彻国务院安委会15条硬措施及省上35条具体措施和州上36条实施意见,围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两个关键,聚焦道路交通、高层建筑、城镇燃气、非煤矿山、危化、消防等高危行业领域重大隐患风险,深入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坚持全覆盖、坚持抓重点、坚持高标准,采取“闭环管理”的办法,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盯住整改、靶向施策,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三是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互联网+执法”“双随机、一公开”等信息化监管平台作用,狠抓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和事故处理,从严落实“四个一律”要求,采取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追究法律责任等执法措施,加大违法违规问题处理力度,始终保持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

做好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要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工作要求,今后我们将立足本职工作,多措并举提升全州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一是科学做好事前预防。我州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完成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任务,摸清了州内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隐患点,掌握了历史灾害信息,查明了区域综合减灾能力,今后将充分运用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继续加强摸排力度,实施动态管理,全面掌握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为灾害治理工作提供科学有效支撑。二是完善以群众为基础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充分发挥群众在监测预警中的独特作用,结合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发动志愿者、镇村组和包社干部、护林员等推动群众掌握防灾减灾救灾基础知识,提升应急反应避险能力。三是加强基础防范设施建设。以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为抓手,积极争取国家、省上资金投入,完善基层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着力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目前,我州已创建国家级减灾示范社区29个、省级减灾示范社区18个。

--> 2023-01-03 ——访州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国顺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83563.html 1 践行二十大 扬帆再启航 有序推动全州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