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郭慧霞)今年以来,康乐县把稳岗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关键抓手,通过落实“八个一批”措施,持续推动脱贫群众稳定增加收入。
政府投资项目吸纳一批。通过“政府常态化对接、中介机构市场化运作、用工企业倾情帮助”,在2022年5月召开的政府投资项目吸纳本地务工人员现场对接招聘会上,各类用工企业提供1600个就业岗位,有意愿务工人员1100余人,500余人与招聘单位签订了意向协议。
培训输转就业解决一批。持续开展万人大培训,从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累计开展培训劳动力238期、11542人,其中人社部门开展技能培训5164人,妇联、农业农村局等行业部门开展各类培训6378人,组织青壮年劳动力赴山东蓝翔技师学院开展中长期培训45人,实现了有需求劳动力应培尽培。
点对点组织输转就业一批。加强济临、厦临劳务协作对接,向厦门市,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莱芜区和中建集团及东南沿海等地,通过推送务工信息,举办专场招聘会,“点对点”向厦门市分两批输转364人、向江苏省输转28人、向济南市输转45人。
引导外出务工就业一批。加大劳务信息推送、务工宣传,出台落实奖补政策,支持劳务中介机构,全县实现输转就业2.2万人。
落实利好政策稳岗一批。制定出台奖补方案,激发群众务工活力,积极动员务工人员留岗不返乡,增加务工收入。截至目前,已发放各类补贴1285人次,奖补资金154.65万元。
发展产业扶持创业带动一批。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稳定农民收入的“压舱石”,制定了“一规划六方案”,按照“1234”产业发展思路,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牛羊养殖、中药材种植、高原夏菜种植和食用菌种植,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就业4.7万人。
帮扶车间(工厂)吸纳一批。现有27家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吸纳带动脱贫劳动力稳定务工1175人,务工人员人均月收入2500元以上。
开发调整公岗解决一批。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在促进群众增收的积极作用,按照省州最新政策,在原有基础上优化调整,不断加大对1118名乡村公益性岗位聘用人员的管理,对外出务工、新纳入一、二类低保的93人及时予以退出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