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刚林 马正兰
同饮黄河水,胜似一脉情。广河县与济南市长清区、济阳区,三个原本并无交集的地区,却因东西部协作而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勾勒出了互利共赢的发展曲线,刻画出了东西部协作的生动注脚。
自2021年6月广河县与济南市长清区、济阳区开展东西部协作以来,该县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工作安排,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完善东西部协作帮扶机制,与济南市两个区并肩作战、双向发力,努力形成多领域、深层次的东西部协作帮扶工作格局,取得了多点开花的显著成效。
料峭的冬日,走进广河县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城关镇李家河村,映入眼帘的是修葺一新的文化广场、干净整洁的村社道路,还有村内墙面上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创意画卷和一个个洋溢着幸福与美满的农家。
2021年,李家河村以创建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为契机,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做强乡村特色产业、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全力打造具有“老气、土气、朝气、生气”的乡村建设示范村。“两年来,济南市两区累计投入1723万元,大力扶持李家河村乡村建设;村上也从全县各个行业部门争取项目资金9255万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提升改造工程、污水管网铺设、农村风貌改造和北山绿化等20多个项目,现阶段各项建设项目正稳步推进。”李家河村党支部书记马玉明说。
据了解,自建立东西部协作结对帮扶关系以来,济南市长清区、济阳区注重基础完善,助力广河县乡村建设,先后投入援建资金1.19亿元,实施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基础提升、民生帮扶和人才交流等各类项目45项,有效提升了该县公共服务能力,完善了基础设施,改善了群众生活,助推了乡村振兴。
结对帮扶的关键在于产业发展是关键。在过去的一年半,济南市两区投资6131万元,在广河县实施产业帮扶项目14项;投资2300万元,援建广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目前已入驻饲草玉米种植加工、牛羊养殖、屠宰冷链等牛羊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企业及合作社18家。“济南市组织多家企业到我县开展考察,帮助引进盛世佳箱包、乾超生态养殖等5家企业落户,完成投资2198万元,并积极推进消费帮扶,帮助销售特色农产品3亿元。”广河县相关负责人说。
济南市长清区、济阳区人社部门在广河县累计开展中式面点、烹饪、电焊及挖掘机驾驶等劳务协作培训班16期,帮助劳动力就业2143人;落实资金1409万元,帮扶转型乡村就业工厂15家,吸纳劳动力就近就业1218人;协调山东蓝翔技术学院和医药技师学院吸纳广河县“两后生”就读67名,减免学杂费等86万元。
人才交流,始终是东西部协作的重头戏。济南市长清区、济阳区选派教育、卫生、农业领域的38名人才到广河县基层一线开展帮扶工作,并协调该县18名技术人员赴济南市学习;举办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25期,共计1505人次,极大地提高了该县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和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长清区、济阳区17个街道、43个社区、4所医院、32所学校、5家企业和7个社会组织结对帮扶我县9个乡镇、41个村、6所医院和38所学校,构建起了组织健全、一体联动的工作格局。”县乡村振兴局东西部协作负责人毛兴良告诉记者。
7月22日,在广河县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一辆满载着医疗物资的车辆驶入广河县。这是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政府捐赠给广河县的总价值100万元的疫情防控物资。
广河县疫情发生后,作为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单位的济南市长清区始终心系广河,在危急关头倾力相助,第一时间紧急调拨医疗物资,安排两名专员驾驶专车赶路,历时26个小时,成功将物资送达广河县,解决了燃眉之急。
去年以来,济南市动员社会各界向广河县捐赠价值522万元的图书、农机设备、办公用品等物资,特别是在疫情期间,长清区、济阳区共捐赠了价值200万元的防疫物资,彰显了齐心协力、同甘共苦的兄弟情谊。
东西部协作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一桩桩暖心帮扶举措,为广河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一股股强大而温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