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报道组
“这里有见证变迁、地质演化的奇特地貌;这里有跨越时空、享誉世界的丰富化石;这里有星罗棋布、探源文明的史前遗迹;这里有灿烂辉煌、多元一体的优秀文化;这里有雄浑壮丽、钟灵毓秀的山水美景;这里有琳琅满目、品味俱佳的特色美食;这里有三道交汇、四方通达的优越区位;这里有深深植根、流淌不息的红色基因;这里有顽强拼搏、脱贫攻坚的典型缩影;这里有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各族人民。”正值全州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州两会如期而至,12月9日,州委书记郭鹤立在政协临夏州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首次提出的“十有临夏”,迅速引起了代表、委员的关注和热议。
“十有临夏”是全州上下真抓实干的生动实践,是240多万干部群众亲身的体验,是一座座亟待挖掘的“富矿”。“郭鹤立书记提出的‘十有临夏’,是对大美临夏、和谐临夏、奋进临夏壮美山河、秀丽风景、悠久历史、灿烂文化、鲜明特色、独特气质和资源优势的再提炼再总结再概括,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宏阔的格局,从自然、历史、地理、人文、民族、实践、发展等方面,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展示临夏独具魅力的自然标识、历史符号和人文景观,为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求突破提供了全新的发展依托。”州政协委员、州委党校(州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潘进哲说。
“‘十有临夏’以全面的视角、长远的眼光,凝练准确地体现了临夏特色和发展优势,系统总结了临夏文化之源和前进之力,承载了全州上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宣传家乡的热情,也为文旅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从中备受启发,进一步认识到对临夏美好的自然、文化、历史元素开展保护利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对临夏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和信心。” 州人大代表、临夏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马通说,下一步,临夏市文旅局将顺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高文旅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加快建设景区景点,积极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方位、多层次、不间断对外展示“十有临夏”美好形象。
州人大代表、东乡县河滩镇镇长周玉祥说:“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东乡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个经济带建设有效解决了群众的住房、上学、就医、就业等一系列难题,为东乡民族的永续发展找到了出路。河滩作为沿库经济带的核心区和全国文明村镇,凭借区位优势、生态优势,挖掘世代相传的移民文化,全力发展文旅产业。”
“临夏是一方红色的热土,河州儿女跟随党的旗帜,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在革命、建设的各个阶段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当听到“十有临夏”中的“有深深植根、流淌不息的红色基因”这一内容时,州人大代表、康乐县景古镇党委书记杜正辉说,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二、四方面军长征经过康乐县,在景古驻扎50多天,进行短期休整,组建了景古独立营、斜角滩独立营、地寺坪独立营三个农民武装,建立了景古区苏维埃政府,将革命的火种播在了康乐这片土地上。近年来,康乐县通过打造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组织主题教育、重温入党誓词、讲好红军故事、向全社会免费开放红色文化资源等多种形式,将红色基因传承好,使红色文化深入人心,凝聚起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十有临夏’让我感触很深,更加增强了作为临夏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临夏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处处散发着魅力花都·公园城市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宜学的独特气质。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城市环境造就了群众绿意盎然、优美动人的‘花漾’生活,而‘十有临夏’不仅展现着精品小城的风华,更加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文化自信。”州政协委员、临夏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朱琳说,作为宣传文化思想的主阵地,一定会利用好媒体平台打造富有特色的品牌栏目,用讲“活”、讲“实”、讲“好”的行动举措,创作出更多群众愿意看、记得住,富有感染力、亲和力、吸引力的新闻作品,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宣传好、发扬好、推介好“十有临夏”,让全市人民熟知家底家业、厚植情结情怀,为临夏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临夏是镶嵌在甘肃这柄玉如意上的独特宝石,州委书记郭鹤立提出的‘十有临夏’高度概括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在州政协委员、东乡县董岭乡农民合作社理事长李艳看来,临夏既有西北的粗犷,也有江南的婉约,自然独具魅力、历史厚重豁达、人文交相辉映,这些镌刻在临夏形象上,体现在强劲的脉搏里,凸显在豁达的性格上。
正如歌曲中所唱,“古老的河州,是淳朴的味道,古往今来,传唱着花儿的曲调;开放的河州,是时尚的味道,天南地北,传递着临夏的符号……”临夏之所以受四海八方宾客的偏爱,是因为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还有满城飘香的美食。
“临夏山水风光秀丽多姿,民族风情浓郁独特,各地美食异彩纷呈,山水、美食与文化旅游相映成辉。特别是临夏美食源远流长,经过多年深耕细作,州上打响叫亮临夏美食品牌,为临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州人大代表、积石山县柳沟乡党委副书记周永芳说。
“十有临夏”有的是自然馈赠、历史积淀的,有的是代代相传、继承发展的,有的是共同奋斗、拼搏创造的,形成了临夏的鲜明特色和独特气质。代表、委员们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道出了对“十有临夏”的高度认同。
临夏山河壮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拥有一个个独具魅力、独树一帜的自然标识、历史符号、人文名片,像珍珠般撒落在临夏大地上,像肌理般镌刻在临夏形象上,像基因般流淌在临夏血脉中,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也是临夏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信心所在。
“康乐县统战部将持续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优势作用,让每个政协委员、统战人士都成为‘十有临夏’的宣传员、代言人和传播者,以主人翁的姿态、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加强宣传推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作出积极贡献。”州政协委员、康乐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马士索建议,结合全州的发展思路、定位和布局,对“十有临夏”进行系统整理挖掘,按不同单元板块分别集结成册,应用互联网、新媒体广泛传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临夏的品牌度和影响力,擦亮临夏名片、形成临夏效应,把“十有临夏”转化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吸引力。
州人大代表、广河中学教师马莉,州政协委员、临夏州特殊教育学校办公室主任马春英说,作为教育系统的代表、委员,肩负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今后既要做个好教师,又要当好“十有临夏”的代言人,讲好临夏故事,教育学生熟知家底家业,厚植情怀情结,坚定建设家乡的信心、决心、恒心,从而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热情、豪情、激情,进一步增强做临夏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州人大代表、和政县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张小琴说:“和政有以‘六项世界之最’独领风骚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有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和政肋巴佛纪念馆,有国家4A级森林公园松鸣岩、法台山国际滑雪场,还有铁沟、柳梅滩、三岔沟、半截峡、黄松沟等风景秀丽的自然景区,先天条件得天独厚,我将结合‘十有临夏’宣传推介,积极建言献策,助力县上发展文旅产业,使文旅产业真正成为助推和政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临夏故事,气象万千;临夏声音,乘势远扬。参加州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亲眼见证美丽临夏焕发新光彩,让自己感到无比自豪。今后,要充分发挥职业优势、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宣传推介好“十有临夏”,引导群众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激发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激情、信心和决心,奋力谱写新时代临夏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