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礼娟
寒风,挡不住轻快的脚步;信心,辉映着真诚的笑脸。
12月10日上午,来自全州各条战线的228名州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怀着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齐聚一堂,抒民意、议民生、汇民智,共同描绘我州新一年加快发展的宏伟蓝图。
8时30分左右,州人大代表们陆续抵达州委民族会堂,个个精神抖擞、步履坚定,满怀激情走进会场。
“我早早就准备了建议案。黄河在临夏州境内河长124公里,大夏河是黄河一级支流,建议在临夏市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中注入黄河文化元素;把文化底蕴、文化元素更多地嫁接到临夏市八坊十三巷和临夏红园中;扩大红园早市、新建东区早市;建设临夏大环线,实现临夏地区高质量发展。”马力明代表激动地说。
9时整,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富祯宣布:临夏回族自治州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
雄壮嘹亮的国歌声响彻会场,激情与豪迈在代表心中荡漾。州委副书记、州长何东走上报告席,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与会人员或凝神细听,或用笔记录,用热烈的掌声表达对过去一年工作的肯定和对新目标的期待。
“2022年,认真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紧紧围绕州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打造‘五个区’、建设‘六个临夏’的总体思路,按照州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实现‘七个方面’重大突破的着力重点,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全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08亿元、同比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27元、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45元、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2亿元。”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全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四强’行动,聚力打造‘五个区’,全力建设‘六个临夏’,奋力实现‘七个方面’重大突破,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临夏。”
一件件实事,一项项业绩,无不凝聚着全州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凝聚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一个个目标,一项项举措,吹响了新时代高水平建设的号角,字字句句都敲在了代表们的心坎上,赢得代表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报告总结2022年政府工作实事求是、成绩显著,部署2023年政府工作站位很高、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全文贯穿了一个‘实’字、一个‘新’字、一个‘民’字,体现了州政府锐意进取、走在前列的信心,也体现了州政府关心民生、造福群众的为民情怀。下一步,在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报告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将联系自己的工作职责,把贯彻落实报告内容与研究谋划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扎实做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找准贯彻落实的结合点、着力点,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取得新进步。”张承平代表说。
“报告客观总结了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双线作战任务,我州高质量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持续增长,项目建设硕果累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位居全省第一,给全州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杨生学代表一边认真聆听报告,一边仔细圈出重点,“我们将认真学习报告精神内涵,结合和政县实际,紧扣县委、县政府的中心任务,切实增强机遇拼抢意识,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和投资导向,进一步谋划争取一批夯基础、利长远、促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建设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格局,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发改力量。”
“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措施有力,振奋人心。通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体现着为民和发展的理念,是符合州情实际的一个报告,是加快临夏发展的报告,也是一个体现为民爱民思想的好报告。作为一名来自民政部门的人大代表,要聚焦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全力抓好社会救助,同时聚焦一老一少,全力抓好养老服务工作。”马岩青代表说。
10时左右,开幕式结束,激动和信心写在了每一位代表的脸上。阳光铺洒下,代表们意气风发走出会场,铿锵有力。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又一个新征程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