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2年12月01日

我州方舱实验室:保障全州24小时内完成一轮大规模核酸检测

本报记者 马茹萍 冯元鹏

疫情防控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和病毒赛跑,大范围的核酸检测必须分秒必争。在这个分秒必争的关键时刻,核酸检测方舱实验室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我州从2020年开始,就未雨绸缪着手建设核酸检测实验室,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不断加大移动方舱实验室的建设力量,目前,全州共有核酸检测实验室42个,其中固定实验室28个,移动方舱实验室14个,专业核酸检测人员507人,8县市均已配备移动方舱实验室;日检测能力达到20.2万单管,按照10:1混检,日检测能力达到200万人次,在没有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的情况下,能保障全州在24小时内完成一轮大规模核酸检测需求。同时,为周边城市和兄弟市州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

在疫情防控中,能否在最短时间内发现感染者、切断传播链,成为决定疫情防控成败的关键。去年10月,州上及时决策,紧急筹资1600万元,采购了2套高端移动PCR方舱实验室核酸检测设备,分别配发给州疾控中心和州人民医院,成为全省最先拥有方舱实验室的地区。今年4月,州中医医院方舱实验室成立,7月正式投入使用,最大日检测量7000管,承担了州内各县市的大规模核酸检测任务。

方舱实验室的投入使用,不仅提高了核酸检测的效率,其灵活可移动的优势,在必要时可紧急转场,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地方。

今年5月,青海省西宁市疫情告急,我州星夜驰援一辆移动方舱实验室,火速赶往西宁市,争分夺秒,火力全开。配试剂、分标本、编号、震荡、核收、录信息、发报告、清理垃圾……每一个步骤都不可或缺,且要求零差错。为早一秒出结果,检测人员不断总结经验、学习技巧、优化流程,24小时连轴转,轮番上阵作战。

“由于移动方舱实验室为狭小的无菌空间,密闭要求高,连续12小时不喝水、不进食,也不上厕所,是我们的工作常态。全体检测人员坚守实验室,争分夺秒,争取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准确的检验结果。”赴西宁支援的我州检测人员马燕说。

截至目前,我州移动方舱实验室先后多次支援了兰州、西宁、格尔木等地的核酸检测,有效减小了疫情发生地病毒传播风险,为支援地疫情防控工作赢得了时间,抢得了先机。

近期在兰州市、西宁市突发疫情后,州疾控中心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抽调32名核酸检测骨干和移动方舱、负压救护车紧急驰援,援助兰州检测8148管(81480人次),援助青海西宁检测16410管(162501人次),为支援地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临夏力量。

近期,随着新一轮疫情在我州发生,州上各核酸检测机构全力以赴,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11月30日,记者来到州疾控中心,实地了解我州州级核酸检测实验室运行情况。

州疾控中心副主任常春介绍道:“州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现有检测人员32人,主要承担全州混管阳性、疑似阳性、重点人群等紧急样本检测和复检工作,中心成立7支核酸检测班组,采用人员轮班、仪器不停的办法,基本上24小时满负荷运转,截至11月30日,累计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样本330万人份。”

据了解,州疾控中心作为我州首家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机构,在疫情初期完成了全州首例新冠阳性人员的检测确认。此后,州疾控中心对州内各医疗卫生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截至目前,举办培训班30多期,培训2000余人次。

当日,记者又实地探访了州中医医院方舱实验室,看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核酸样本检测工作。

州中医医院检验科主任杨芬兰告诉记者:“我院方舱实验室经人员培训、设备安装调试、实验室登记备案、省级专家验收后,符合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管理办法规定,现有12名专业核酸检测人员,人员资质及设备均符合要求。我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将与全州核酸检测实验室形成互补,为优化全州核酸检测能力布局,提高核酸检测能力,提升我州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连日来,我州各方核酸检测实验室正开足马力、昼夜奋战、高频运转,“硬核”助力当前疫情防控工作。

--> 2022-12-01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81856.html 1 我州方舱实验室:保障全州24小时内完成一轮大规模核酸检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