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2年11月23日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魏林军

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时代我们党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其中一个新的内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新征程上,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全面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文化“和合”观念的一种体现。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易经》强调天、地、人三才之道,天之道“始万物”,地之道“生万物”,人之道“成万物”。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观念都强调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为我们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思想启迪。

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科学技术、信息化建设、新能源等各方面叠加并联的一种新文明。我们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再走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道路肯定是行不通的,这种方式的发展也是地球资源所不能承载的,更是人口众多的中国人所不能接受的。我们要走,就要走一条符合国情、有中国特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追求

一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前进方向。为了回答“为谁建,建什么,如何建”三个最基本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奠定了基础。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系统谋划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在经过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等不同时期,我们党以新的视野、新的认识、新的理念系统回答了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回望历史,我们党始终坚持初心使命,始终将“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作为奋斗目标。

二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坚持道路自信的底气。如果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作为我国自觉的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会发现,我们现代化的自然环境基础是十分薄弱的。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四千年前为60%,但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只剩下13%,自那时起我们便自觉开展环境意识。经过长期的治理,我国贡献全球四分之一的增绿面积,整治修复海岸线、滨海湿地等,可以说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环境成本较低的现代化道路,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国际上,我们提出实“双碳”目标,承诺用更短的时间实现减排目标,积极参与《京都议定书》并签署《巴黎气候协定》,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更有效更充分,可以说,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有充分的文明自信、道路自信。

三、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有助于形成发展新格局

一是有党的坚强领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将形成。我们虽然进入了新时期、新发展阶段,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矛盾,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看,气候不稳定因素增加正在导致冰川消退;从发展与保护关系的角度看,有的地方还不能很好处理发展中取与舍,规模式惯性扩张依然存在。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党的坚强领导,需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质量擘画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相信,有党的坚强领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形成。

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层实践为形成发展新格局打下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需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层实践。临夏地区作为黄河上游的生态保护地之一,构建以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为重点内容的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带,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从源头治理水土流失,重点对黄河干流进行生态治理;涵养水源,重点推进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进本地区绿化行动,大规模植树造林;做好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对水、土壤、固体废物进行整治,坚持低碳、绿色、节约的发展模式,在实践层面全面开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创新,使临夏成为了一个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的美丽缩影。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让我们大家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单位:中共临夏州委党校(临夏州行政学院)

--> 2022-11-23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81418.html 1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