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刚林)今年以来,州卫健委积极落实省级“为民办实事”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借助人工智能新技术,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慢性“四病”管理,减轻了基层负担,提高了老年人慢性“四病”早期发现率和早诊早治率,降低了老年人疾病负担,改善了生活质量。
今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10件为民实事方案的通知》,将提升老年人慢性“四病”健康管理水平列为年度为民办实事工作,提出要借助人工智能、智能语音、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全省开展人工智能赋能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慢性“四病”管理。
州卫健委在老年人慢性“四病”管理中建设的两大平台、五大应用系统,不仅能对居民的风险等级进行精准的分级分类,内置的自动语音外呼、集成人工软电话等功能,还改变了医生边打电话边记录、手工补录的工作模式,医生可以根据工作内容为不同人群定制外呼方案,通过专业的互动话术,自动进行电话或短信服务,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让医生能轻松完成慢阻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随访、健康宣教、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指导、用药提醒、复诊提醒、心理关怀等日常工作,帮助医疗机构提高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危人群筛查干预比例及规范随访率。同时,实现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提质增效,增强了医生与慢性病患者之间的紧密度,提高了签约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截至10月初,智能语音外呼系统共服务6.1万人次,累计通话时长2.3万多分钟;全州完成慢阻肺筛查人数为15.29万人,筛查率达到72.5%;完成脑卒中筛查人数为14.27万人,筛查率达到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