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2年10月03日

千里支医路 浓浓“济临”情

本报记者 刘刚林 通讯员 马金萍

支医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使命。随着济南和临夏东西部协作的深入推进,济南市一批批医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号召,纷纷来到临夏,比拼搏、讲奉献,积极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在健康临夏建设、护佑群众健康中,将济南力量传输到临夏大地,书写了无愧于医者的精彩篇章。

点点滴滴中见医者情怀,只言片语中显奉献精神。济南市帮扶临夏市人民医院的三位专家的支医使命即将结束,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帮扶心得。

“苏”遇临夏 丹心不悔——苏丹

时光荏苒,三个月的帮扶工作即将结束,回顾中真是感慨万千!今年7月5日,我跟随济南市卫生支援队来到甘肃省临夏市,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雄奇的山川,让我对接下来的工作充满期待。

初到临夏,我遇到了高原反应等诸多困难。然而在市上和医院有关负责人的关怀帮助下,我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工作中,我通过医学讲座、教学查房,协助疑难病例的诊断及治疗,并积极参与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

期间,有位64岁的老人,常年行动迟缓、身体僵硬不灵活、行走困难,无法完成扣扣子、系鞋带等动作,甚至无法自行翻身坐起,非常痛苦。其子女为了照顾老人也是费尽了心思和精力。我接诊后经过细致的体格检查及神经专科查体,考虑为“帕金森病”。通过“美多芭冲击试验”等相关检查予以印证后给予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活可以基本自理,看到老人自己走出病房,脸上洋溢的笑容,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三个月的时间,我习惯了临夏的风土人情,习惯了吃辣辣的牛肉面,更爱上了这座有温度的城市。即将回济南,真的有太多不舍和感动。感谢临夏各级领导的关心与帮助,感谢临夏市人民的信任与支持,感谢这山山水水给我留下新的认知……

再见临夏,虽然我即将离开,但会有更多的帮扶医疗队员为你奔赴而来,为这座城市的生生不息而奋斗。我爱你,临夏!愿临夏繁荣昌盛,愿临夏人民幸福安康。

“慧”质兰心 奋斗临夏——韩慧

7月5日,我作为济南市卫健委支医队的一员抵达临夏市人民医院,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支医工作。

一眨眼,离临返济的日子即将到来,回望支医经历,点点滴滴涌上心头。初到临夏市人民医院牙科,我便对科室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摸排,整理了问题清单,制定了帮扶计划,开展了项目培训。

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橡皮障隔湿术、乳牙根管治疗术、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牙外伤诊治等一系列技术均得到有序、顺利开展,各方反响极好。支医以来,我共接诊门诊患者共139人次,急诊25人次,开展手术35例,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33例,开展业务讲座和线上学习13次。疫情期间,带领科室医生学习多个国家级线上课程,并分享专业经典电子书籍,提高规范化水平。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珍惜时光,继续延续工作热情,做好收尾工作,为东西部协作,为临夏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为临夏人民贡献济南力量——周华

作为支医队员,我来到临夏市人民医院后便迅速投入到了工作中,首先同科室同仁进行交流,了解了医院普外科发展的现状。根据科室情况,在大家的帮助与支持下,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普外科医师从理论和实践上提高业务水平,促进科室医疗工作向微创化、精准化发展,努力推进临夏市人民医院普外科的学科建设。

我通过业务讲座、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方式,和大家共同学习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规范与治疗进展,学习普外科常见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选择,努力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使大家对普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更加精准规范。同时,在查房中,我对患者及家属开展科普宣教,增加了群众的健康知识及防病治病意识。

作为支医人员,我全力配合科内工作,无论何时,只要有科室的一个电话、一个微信,我就立刻赶到病房,协助当班医师的临床救治及手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患者解除病痛。

三个月时间稍纵即逝。期间,我尽己所能,为临夏市的医疗事业奉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当地人民群众的健康贡献了济南卫健力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支医期间,三位专家用一腔热情,坚定“提升临夏医疗水平,服务临夏群众”的信念,坚持以“传帮带”的方式,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资源,积极指导帮扶临夏市人民医院开展各项工作,让临夏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 2022-10-03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78295.html 1 千里支医路 浓浓“济临”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