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入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古有忠义尚书王竑千里捎书为一墙的历史佳话,今有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喇震洲5次为国旗护卫队官兵送鞋的感人故事……临夏,一个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地区,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42个民族在巍巍太子山下、滔滔大夏河畔相互融合、和衷共济、共同发展、攻坚克难的动人故事不胜枚举;在经济发展中,团结奋进、相互帮衬、和谐发展、相互激励的感人事例比比皆是。
经济社会更加健康发展、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改革开放不断拓展、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管党治党纵深推进……总结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始终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始终牢牢守好了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始终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承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创建为抓手,坚持顶层设计、教育引导、典型示范、发展带动“四轮驱动”,实施思想铸魂、文化引领、品牌提升、聚力发展、依法治理“五大工程”,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十进”活动,打响叫亮“创建+”品牌,大力开展感恩教育、文明创建、公共文化、特色活动“四进社区”活动,创新推进“四个十”示范样板建设,精心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形成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用生动实践交出了民族团结进步的“临夏答卷”。
民族事业持续发展,各民族和睦相处,为临夏带来了巨大的政策红利、发展红利、改革红利,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重要保证。
民族团结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在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我们唯有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紧盯把临夏打造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我国宗教中国化的示范区这一目标任务,不断巩固当前来之不易的团结和谐局面,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才能不断激发出各族群众携手并进的强大正能量,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临夏大地越开越艳。
巩固团结和谐局面,我们必须要绘就“同心圆”,把思想根基筑得更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创建为平台,深入实施思想铸魂、文化引领、品牌提升、聚力发展、依法治理“五大工程”,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激发全州上下“爱国爱党爱家乡,团结奋进创一流”的热情。
巩固团结和谐局面,我们必须要奏响“奋进曲”,把幸福家园建得更美。紧紧围绕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在继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州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打造“五个区”、建设“六个临夏”的目标任务,多争取一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多办一些惠民生的实事,多解决一些各族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让各族群众更多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努力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巩固团结和谐局面,我们必须要同唱“一家亲”,把民族团结融得更深。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始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持续开展“党亲国好法大”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主导引导、爱国爱党、尊法守法、同心同行、整改整治“五大行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临夏各族儿女的共同心愿。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临夏篇章,汇聚起民族团结进步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