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刚林 景溪
普外科,这个在外科系统中最为“复杂”的临床学科,也是技术更新换代极为迅速的学科,在任何一家综合医院都是个举足轻重的医疗学科。
8月31日,记者走进州医院普外科团队,零距离感受该科全体医护人员的风采。
“德艺双馨大爱无疆,不忘初心勇于担当。”挂在普外科主任陈占斌办公室墙上的这句话,是他一直履行的工作信条。一直以来,陈占斌和普外科团队始终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品德,踏实履行医生的职责,护佑群众健康,为许多家庭带去希望。
普外科是州医院建院后设立的主要科室之一,至今已有50多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创新,学科得到快速发展。“现在,普外科年接诊病人1.5万人、收治住院病人2000余人,开展手术1000多台,抢救急危重症病人200余人,为我州及周边地区群众解除病痛、救死扶伤道路上做了很多努力。”州医院相关负责人说道。
手术范围持续拓展。技术创新是科室发展的不竭动力,目前,该科室可开展体表各种肿瘤切除术、开腹探查术、肠破裂修补术、肝破裂修补术、脾脏切除术、下肢静脉曲张的各种手术治疗,烧烫伤的清创及植皮术,小儿及成人的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吻合术,腹腔镜下巨脾切除术,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等。
硬件设备逐步优化。近年来,普外科不断添置或更新先进设备,在奥林巴斯S300腹腔镜及能量平台、卡尔斯托司胆道镜、小儿肠套叠复位仪等先进仪器设备的支持下,科室不断提高诊断水平,积极开展肝、胆、胰、脾、胃、甲状腺等常规手术的同时,扩大腹腔镜手术范围,将微创、腔镜广泛运用到治疗中。
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发展中的普外科以人才为依托,不断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壮大队伍建设。科室现有医师14人,其中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5名,人员梯队合理,科研学术氛围浓厚。近年来,还引进华中科技大学、宁夏大学硕士研究生3名,为科室进一步发展进行人才储备。
不断创新技术,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升级诊疗模式,只为更好地服务患者和患者家属,这一理念深植于普外科全体医务人员。
“既要干好临床工作,又要积极参加科研,一刻都不能放松。”对于普外科来说,急诊多,病人周转快,医生的工作非常繁重。为此,普外科医生需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他们不仅认真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面对险情时胆大心细、临危不乱。有时候,患者出现了紧急情况,医生还会主动上门为患者服务,用自己的言行赢得身边患者的信任。“科室每周开展疫情防控和业务学习,让研究生医师发挥优势,给大家授课。同时,每年保证至少有一名医生外出进修学习,四、五人(次)外出参加学术论坛学习,及时更新知识,追踪最新技术动态。”陈占斌说道。
有着30年从业经验的陈占斌是团队的领航人,现任甘肃省医学会外科委员会委员、省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急腹症专业委员会常委、肿瘤多学科诊疗委员会常委等。他主持的2项课题获得临夏州科技进步奖。2019年,还被省政府授予“健康甘肃医者楷模”荣誉。
作为科室负责人,陈占斌不但要做好每一台手术,更要带好队伍,帮助每一个年轻的医生快速成长。马晓瑜是2019年进入该院普外科的一名年轻医生,在陈占斌手把手的帮助下,他已经成长为一名科室骨干。“无论是会诊病例,还是日常手术,陈主任都会在例会上,把诊治要点和注意事项与科室年轻医师分享,供大家参考,对提高我们的诊治水平有很大帮助。”马晓瑜说道。
本轮疫情发生后,该院普外科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医院号召,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每一个“普外人”逆行而上,勇往直前,构筑生命健康的保护网。
7月15日,69岁患者王某,突发呕血、黑便伴头晕,便到州医院就诊。接诊后,医生立即开展了相关检查,经会诊后诊断为贲门胃底恶性肿瘤,需要手术治疗。在完善术前各项准备后,陈占斌带领其团队按照疫情防控期间开展手术的相关要求,用最快速度为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近端胃癌根治+肝囊肿开窗引流+腹腔引流术”。
“穿着防护服+手术服、戴着防护镜的情况下,医生克服了不利条件限制,历时约6个小时,成功完成手术。”回想起手术场景时护士长唐占霞说,普外科医师团队是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护团队,能和这样优秀的团队合作,繁重的护理工作都变得轻松不少。
仅在患者肚脐上开一个约2厘米长的弧形切口,就可以为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虽然现在已经很成熟,可这段路,州医院普外科的医师团队却走了许多年。
临夏地区是胃癌的高发地区,以往开展的开放手术是该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其存在创伤大、愈合慢、疤痕明显的缺点。为此,陈占斌在医院的支持下,先后到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医院进修学习,掌握了先进技术,为我州胃癌患者带回了福音,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病痛,还达到了无瘢痕手术的目的。“我们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先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让群众的疑难杂症在‘家门口’得到治疗。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着力发展微创技术,逐步实现由传统经验外科向现代精准外科模式的转变。”陈占斌说道。
无影灯下克顽症,一袭白衣护健康。普外科医护人员的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有紧急情况都会马上到医院,没有完整的假期,也顾不上家。当记者问他们的工作感受时,他们认真地说:“医生只有在一线才能接触到疾病,才能了解它、研究它,才能有机会攻破它。也只有在一线,才能看到病人逐渐康复的过程,看到患者及家属脸上的笑容,这也是我们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