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红红 史有东 梁永吉
“有技术、会管理,每个月收入也不错。”东乡县达板镇脱贫户黄元忠在家门口的方大丽明纺织厂当起了工人,“只要踏实肯干,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黄元忠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临夏大地上,一户户脱贫家庭命运改变,一个个脱贫山乡发生巨变,书写了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答卷。
我州作为全国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夏时的殷切嘱托,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政治高度和“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的全局高度,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团结带领全州上下以敢死拼命的精神和前所未有的力度,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方面的鼎力支持下,全州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全省率先部署开展“大排查、大核查”和“3+1+1”冲刺清零行动,扎实推进“5+1”专项提升行动,反复“过筛子”“起底子”“拔钉子”,全州农村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全州70.5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4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个贫困县市全部摘帽,历史性地甩掉困扰千年的绝对贫困帽子,在临夏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近十年来,我州群众生活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加快补齐……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1年,我州立足实际,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头等大事,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根本之举,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为重要抓手,守底线、补短板、强弱项,乡村振兴画卷在临夏大地徐徐展开。
夏末秋初,走进康乐县八松乡纳沟村,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与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村民,共同勾勒出一幅迷人的乡村图画。
这个有上千人的村子,过去因交通不便、没有致富产业,村民生活贫困。可短短几年时间,这个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群众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底的2392元提高到2021年的7480元。
纳沟村的巨变,源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近年来,纳沟村依托丰富的自然风光,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五个振兴”,发展乡村旅游,既守护了绿水青山,又激活了乡村“美丽经济”。
今年,我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不断激发农村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乡村风貌改造……这些正在一点一滴并深刻地改变着我州乡村。放眼今日的临夏,一个个曾经的贫困村里,产业兴、环境美、民风淳,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在新征程上,全州各族干部群众满怀豪情,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谱写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