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2年08月22日

落实总体要求 开创富民兴临新局面

●马娟

临夏作为“一核三带”上的重要节点,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所以,在今后五年,我们要紧紧围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未来五年甘肃省发展的“五个提升”和“五个打造”的总体要求,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不断开创富民兴临新局面。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合实力。一是壮大县域经济“基本盘”,我们要全面推进“沿河(库)、沿川、沿路”经济带建设,打造提升沿经济带、旅游带重点乡镇,形成中心带动、县城辐射、乡镇支撑、城乡融合的生动局面,形成富有竞争力、产业链完整、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增强县域产业聚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人口承载能力。二是实施城市危旧小区(平房区)、城中村改造和城市路网、市政管网、公共服务、电力通信、停车设施等建设项目,提升城市形象。三是打好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积极推动交通、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实施,坚定不移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建成四通八达的畅通临夏。

提升生态质量,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一是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把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文化振兴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二是积极推动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加快构建以文旅产业为龙头,循环农业、美食产业、商贸物流、清洁能源等生态产业发展格局。积极主动加强与省、州相关部门衔接,谋划储备一批流域综合管理治理、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产业绿色转型发展项目,做到政策项目化、项目可研化,力争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早日发挥效益。三是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监管水平,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常态化开展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四是构建美丽家园共同体,在全省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带建设中展现临夏担当,树牢上游意识,担好上游责任,展示上游作为,着力做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进一步提升生态质量,推动黄河国家战略落地见效,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建设山川秀美、生态优良的美丽临夏。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乡村振兴。一是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进省内外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引领、带动、辐射作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链”式发展。二是充分发挥科技支农引领作用,加快农业科技转化步伐。三是支持现有龙头企业扩大再生产,扶持各类中小微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引导企业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持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朝着园区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迈进,从而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有机统一。

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开放枢纽。一是进一步打造开放平台,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好“一带一路”黄金通道、兰西城市群黄金节点的突出优势,培育壮大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供应基地建设。二是做足“走出去”文章,主动对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组织参加兰洽会、厦洽会、农博会等州内外展会扩大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特色农产品、手工制品等的贸易规模,积极开拓国外市场,扩大出口规模,缩小对外贸易逆差。

提升治理效能,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一是积极构建“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积极探索基层为民服务新模式,全面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二是以“党建+”为统领,实现基层党建、政务信息、平安乡村、环境整治、防汛防控等工作数字化管理,推动基层治理网格化走向智能化。三是深入推进基层“互联网+政务服务”,把“党建+”模式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各个方面,充分调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化党建带动群团(社会)组织、志愿者多元力量、各类资源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以党建统领推动“全域治理”落实落地。 作者单位:中共临夏州委党校(临夏州行政学院)

--> 2022-08-22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76262.html 1 落实总体要求 开创富民兴临新局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