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莉
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对未来五年全省工作作出周密部署和安排,强调要大力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四强”行动和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五量”的目标。我们要立足新起点新阶段,在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和自身发展势能增强的交汇叠加期,抓住机遇推动临夏后发赶超、争先进位,紧扣“三新一高”要求找准发展切入点,重点突破带动甘肃和临夏发展水平整体跃升。
一、实施好“四强”行动
“十四五”时期,临夏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迈上新台阶,我们应该有足够信心实现新发展。同时,临夏面临的最大实际仍是“发展不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做好发展文章。突出抓制约甘肃发展、临夏发展的重点因素,要在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着力实施好“四强”行动,以重点突破带动全盘激活生产力系统。
强科技和强工业是发展的手段和路径问题。“四强”行动中首要的是实施强科技,要汇聚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增强基础研究能力、科学发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让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强工业最主要的是“聚焦振兴实体经济,更大决心加快产业升级”。强工业行动、振兴实体经济将是今后甘肃省、临夏州乘势而上大抓发展、抓大产业的首要任务。要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总体思路,以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以企业、产业、园区为关键抓手,力争建立传统产业“有中生新”、增量产业“小中生大”、新兴产业“无中生有”的发展新局面,确保工业经济实现量质齐升,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关键支撑。
强省会和强县域强调的是发展的协调和均衡问题。强省会,这是我们面对当前更加激烈的区域竞争,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规划,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民生保障生态环境治理水平的集成体现,这需要全省上下共襄盛举,省会强则全省强,省会兴则全省兴,临夏要积极融入兰州一小时经济圈,促进临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县域经济是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强县域关键是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业态创新升级,既要跳出同质化竞争的圈子,更要在多元化的基础上开辟出特色化、高端化的路子,要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现“一乡一品”到“一县一品”。持续推进城乡人口、产业、空间深度融合,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一体发展的新格局,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五量”齐抓
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这“五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其中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是解决经济运行状态的问题,提高质量和增强能量则是解决经济工作的效率问题,做大总量是最终目标和目的。首先,我们要从国家层次、省级层次、区域层次,争取逐步扩大“强”的范围。千方百计争取临夏的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占西部、占西北、占全省的比重每年有一定上升。其次,做好“小技术大品牌”“小产品大产业”“小县城大园区”等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巩固提升以肉制品、乳制品、特色果蔬、菌类为主的农业加工产业链和以皮革毛纺、服装鞋帽为主的轻工纺织产业链,培育中医药、新材料产业链;坚持全域全季节发展方向,持续壮大文旅首位产业,打响叫亮“花儿临夏·在河之州”旅游品牌,使临夏成为黄河文化旅游黄金带上的重要节点和旅游目的地;健全完善临夏美食产业体系,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及旗舰店、品牌店、连锁店,让临夏美食香飘四海、美名远扬、造福百姓。再次,稳定农业比重、提高工业比重、调整三产比重。借助中央企业助力甘肃乡村振兴、助力临夏产业发展的宝贵机遇,深化与央企的对接合作,推动协议项目落地落实,带动州内特色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迈进。 作者单位:中共临夏州委党校(临夏州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