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刚林
他们下沉一线,支援广河县、东乡县疫情防控工作,冲锋在防控最前线,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群众健康安全;他们从严从实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确保企业稳产顺行;他们化身防疫“保障兵”,确保各类防疫物资储备充足、调配及时、保障到位,筑牢了疫情防控后勤防线……
本轮疫情发生后,我州工信系统以快制快,按下疫情防控“加速键”,强化责任担当、建立快响机制、启动工作专班、细化分工落实,第一时间“兵分多路”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充当“守门员”“采购员”“调度员”“搬运工”“送货员”“厨师长”,迅速架起“物资网”、筑起“人力墙”,全力以赴筑牢物资保障和工业经济运行之基。
■分秒必争
紧急启动物资保供机制
“检查一下东西都放全了没?”“核对一下装箱数字?”“看看车辆都到位了吗?”……疫情期间,州级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库里经常灯火通明,工信系统工作人员与时间赛跑,夜以继日装运各县市疫情防控需要的物资。
疫情就是命令,保障就是责任,时间就是生命。疫情发生后,州工信局坚决履行州应对疫情工作指挥部物资保障组组长单位职责,第一时间启动防控医疗物资应急保供工作机制,始终坚持“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底线思维,积极主动作为,按照“分级保障、分层负责、统一调度”的原则,全力做好全州防疫物资监测、调度、分析、保障工作。
“我们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全力保障所需物资,确保物资及时配送到位,为一线守护好‘弹药’‘粮仓’……”作为物资保障组组长,州工信局局长沙明文带领干部职工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切实发挥综合协调调度职能,千方百计寻找货源,多方对比询价,降低采购成本,在做好采购储备的基础上,持续紧盯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生产情况。截至8月11日,州县政府储备医用防护口罩100万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1371万只、医用防护服12.8万套、医用护目镜及防护面罩11.8万个、84消毒液及含氯消毒剂27.5吨、医用酒精及复合醇免洗手凝胶43.7吨。
与此同时,聚焦重点,实施监测调度,从常态化下的“周监测、周调度”变为“日监测、日调度”,积极对接州卫健委、各县市和各医疗机构,分析研判医疗物资消耗、库存、需求等情况,分级分层开展监测调度工作。“我们克服人手少、工作量大等不利因素,有力保障了全州防疫物资及时发放。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累计为相关县市和单位调拨各类口罩63.8万只、防护服12.1万件、一次性医用帽10.3万个、一次性医用手套21.8万双、医用鞋套9万双、护目镜及防护面罩10.9万个、防渗透隔离衣1.5万件、充电喷雾器550台、二氧化氯5500袋、免洗手消毒液4.7万瓶、医用酒精1.2万瓶。”沙明文说道。
■无惧风险
下沉一线彰显担当
“乡亲们,请打开健康码或准备好身份证、户口簿,医护人员上门进行核酸检测了,大家要配合好采样工作。”自抗疫冲锋号吹响以来,州工信局驻东乡县果园镇王山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唐永洁立即变身疫情防控先锋,在村里值班值守,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带着医护人员挨家挨户做核酸采样。
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7月30日,唐永洁正领着医护人员在王山村做核酸采样时弟弟打来电话:73岁的母亲去世了。一边是母亲,一边是丝毫不能懈怠的疫情防控工作,面对艰难的选择,唐永洁识大局、顾大体,强烈的责任心使他毅然决然坚守在了王山村。群众家里没面了,他赶紧送过去;群众家的羊要喂了,他到羊圈添草喂水……非常时期,彰显了临夏工信人的担当和温度。
唐永洁只是州工信局下沉干部的缩影。疫情发生后,州工信局30名党员干部自愿报名,志愿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同时,25名干部职工积极参加物资保障、州级督查、人员流调和支援广河、东乡防控等工作,不管是风雨交加的夜晚,还是酷热难耐的白天,他们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筑起了坚强“堡垒”。
■严督实导
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要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坚决扛起工信部门职责,打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场仗。”这是本轮疫情期间,我州工信系统形成的共识。
刘化厂因运输受阻,原材料短缺时,州县工信部门通力协作,2天之内企业便复工生产,打通了生产堵点;州内各企业物流运输不畅时,线上线下办理通行证503张,为重点公路、重点工程建设,网络通信和油气水电保供、维护、抢修提供了有力支撑……
疫情发生后,我州工信系统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防控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落细落实每一项措施。同时,建立州县市协同复工机制,持续做好疫情期间企业生产运行调度,通过多种方式积极联系对接各县市和重点企业,主动掌握企业生产运行情况,加强生产要素需求保障,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物流运输、资金、原料及水电油气等方面遇到的困难问题,有力保障了企业稳产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