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好飞
“我有些头晕,能来帮我量一下血压吗?”“我家需要一些拉肚子的药。”“我要一些碘伏和纱布……”自疫情发生以来,东乡县达板镇上科妥村村医崔永宏每天都会在微信群里收到村民的需求信息,他快速将群众所需的药品按户整理、消毒、打包后,骑着摩托车尽快送往村民的家中。
“碘伏和纱布送来了,这两天不要沾水、以免感染……”在问诊过程中得知有小孩将手划破,发现伤口并不严重家长可处理后,崔永宏交待完注意事项便匆匆赶往下一家。在这个特殊时期,崔永宏担心村民看病会有诸多不便,便通过微信、电话开展线上问诊、送药上门等服务,手机24小时开机,以便及时回复村民的各类健康问询。
疫情防控期间,崔永宏的工作量要比平时大,除了送药和简单诊疗外,他还负责外来核酸采样医护人员分组、与医护人员一起上门采样、采集后的样本收集、环境消杀、宣传疫情防控政策等多项工作,忙碌的身影留在了上科妥村的角角落落。
其实,今年47岁的崔永宏是定西临洮人,在达板镇开了17年的诊所,后来经群众推荐选举成为了一名村医。“我到达板十七八年了,达板就是我的第二故乡。作为这里的一份子,我了解上科妥村里的情况,在这种紧要关头,我就想着尽最大的努力做些事。”采访中崔永宏表示,在这个紧要关头,他很感谢那些医护人员和驻村帮扶的下沉干部。
“崔大夫在达板镇行医很多年了,他的医德与医术都深受附近村民的认可,在群众的推荐下,2019年村‘两委’研究决定把他吸纳进来,发展成上科妥的村医。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他不怕苦不怕累,哪里需要就到哪里,这种默默无闻、共克时艰的精神让我们很感动。”上科妥村党支部书记马占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