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家有偏食的毛病——爱吃酸烧锅。隔十天半月,妻买上些新鲜蔬菜和果品,从县城到乡下老家去看望公婆,返回时便带点洋芋和母亲特意做的酸烧锅来解馋。
酸烧锅是庄稼人常吃的面馍,如今是城里人的“香饽饽”,无非是他们的生活水准提高了,油脂肉食吃腻了,想调换胃口。另外,酸烧锅能活血、壮身强体、增进健康。健康是生命的第一要素。现在许多人患‘肥胖症’,导致饮食不良,疾病缠身。为了有一个强健的体质,人们重视起体育锻炼,还想方设法从乡下购些五谷杂粮、野生菜,从饮食方面来保障健康。因为乡下的东西是纯天然绿色食品的缘故。
乡下农家的酸烧锅,有玉米烧锅、黑面烧锅、荞面烧锅,吃起来酥软、清香爽口,有一点酸酸的滋味。每天早上,家家户户的婆姨们,在案板上摊开昨夜的发面,撒一把干面,揉成拳头大的面团,卷上胡麻粉、苦豆或姜黄粉,在烧锅里刷点清油,盖上盖子,埋在烧红的土炕洞。中午散工回家,从炕洞里掏出,掀掉锅盖,倒出热气腾腾的酸烧锅,然后掰成几块,每人一块,舀一碗浆水菜,既饱肚又解渴驱乏。节约了烧柴,减轻了家庭主妇的劳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里很贫穷,烧烤酸烧锅的锅,大都是一尺左右的圆形铁锅。到了七、八十年代,人们换成了铝锅,因铝轻巧、传热性能强,缩短了时间,样式除圆形外,还有长方形、扇形等。进入九十年代,农村里家家购置了烤箱火炉,人们便在烤箱火炉上烧酸烧锅。
岁月飞逝,生命更替,时代发展,观念更新,酸烧锅从古老的炕洞里走出来贴在炉背上,从乡下挪到城市。一切在发展,一切在变换,但我仍然垂念乡下的酸烧锅,皆因我的根在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