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正兰
7月中旬,东乡县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疫情防控工作迫在眉睫、任务艰巨,州委、州政府发出了州县干部紧急支援东乡县疫情防控工作的号召,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得祥,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东乡党员干部,他积极响应号召,闻令而动,带领局机关两名干部连夜前往东乡县应对疫情工作指挥部,担任核酸检测组组长。
同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核酸检测是精准防控的有效手段,一份阴性核酸检测报告,是复工复产的“通行证”,也是群众维持正常生活的“定心丸”。
东乡县应对疫情工作指挥部核酸检测组周密筹划、靠前服务,样本1小时收集、2小时转运,核酸采样完成后,及时跟进检测结果。7月25日至8月4日,共开展3轮全员、8次重点区域核酸检测工作,共检测约115.33万人次,为该县疫情防控奠定了基础。
这一切工作的背后,都离不开马得祥的统筹与组织,他作为该县核酸检测组组长勇当“探路”先锋,用实际行动书写“疫”线担当。8月3日,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发文,对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马得祥等5名同志予以通报表扬。
自马得祥担任东乡县应对疫情工作指挥部核酸检测组组长以来,他积极与州委组织部、东乡县政府衔接,迅速成立核酸检测组,建立全县核酸检测工作调度群,快速建立起数据统计上报渠道,指导制定各项数据统计模板,指定专人实时统计汇总,随时掌握各乡镇检测人数、采集管数、转运数量、送检情况。
根据疫情防控总体形势,马得祥每天研究分析阳性病例分布情况和流调结果,划定核酸检测范围,并积极征求国家、省卫健委专家意见建议,牵头制定、审定核酸检测工作方案,给24个乡镇和相关单位负责人打电话、发微信,一一确认信息,协调落实防护物资、采样人员、转运车辆。他先后多次到达板、锁南、那勒寺、果园、五家、赵家、坪庄等重点乡镇和高风险区域,实地察看核酸检测工作开展情况,组织迎接各地支援的医护人员,按照计划现场协调分配到各乡镇,迅速开展核酸采样工作。
第一轮次的大规模核酸检测还未结束,第二轮次的工作马上开始紧张筹备。马得祥带领核酸检测组的“战友”们一起“上阵”,拟定通知、统计重点人群、预估目标人群、调配医务人员、匹配检测点,每一轮次的计划都要根据当日疫情情况反复调整、修改、报送。
从测温验码到秩序维护,从人员防护到操作规范,从样本保存到医废处置,马得祥到各采样点巡查督导,发现问题,现场指导调整,唯恐漏掉哪个环节。遇到样本外送任务时,他现场沟通协调,对接乡镇转运人员,做好数据统计,确保样本按照承载量完成转运任务。
“马局长时刻担心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核酸检测组的工作人员,在达板镇上科妥村检查时,看到他们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忙碌疲惫的身影,提醒大家在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护……”州文旅局支援东乡县疫情防控工作干部马小鹏说。
马得祥了解到达板镇上科妥村医用口罩短缺时,第一时间动员企业慷慨解囊,捐赠物资,通过他的多方协调,甘肃阳光智家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向上科妥村捐赠医用口罩5万只,对全镇其他各村捐赠医用口罩10万只,共计15万只,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送去安全保障,为达板镇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支持。
沧海横流显本色,危难时刻见真情。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形势,马得祥积极向州县疫情指挥部汇报,通过协调得到省卫健部门的鼎力相助,8月1日,来自兰大一院、兰大二院、省妇幼保健院、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1400余名和州县的500余名医疗支援人员投入东乡县疫情防控工作。
“截至8月4日,东乡县已连续7天没有社会面新增病例。这是干群携手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出出点子,尽了核酸检测组组长应尽的职责。每一项部署和工作都是在大家的倾心协助下完成的,州县抽调的年轻干部和无数个在‘疫’线奋战的工作人员都在默默付出,无怨无悔。我也从他们的身上感觉到:只要每一个工作人员心里装着老百姓,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更没有什么工作是干不好的!”马得祥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