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2年08月05日

“疫情结束后,请你们吃东乡手抓”

本报记者 马丽亚

在东乡县春台乡阳洼村里流传着这样一段佳话:“州上下沉的干部和咱们村上的干部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共同携手为我们村的群众服务,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

此次疫情发生后,阳洼村疫情防控任务重、压力大,工作人手不够。正当大家发愁之际,3名州直下沉干部——州工信局的张海,州财政局的喇爱民、绽俊杰来到了阳洼村,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我们是7月23日晚上11点认识的,这10天来,我们一起工作,一起吃饭,并肩作战,是一个战壕的战友,比亲兄弟还亲!”说起和州上兄弟的初识,阳洼村工作组长马成华感慨万千。

“初到阳洼村,看到这里的干部工作认真负责,群众也非常配合,让我们对以后的工作充满希望。尤其是马成华组长时刻心系群众,把群众的每件小事都当成大事来办,让我们深受感动。”张海说。

马成华作为春台乡驻阳洼村的包村工作组长,疫情发生后,为了节约时间,他干脆剃了光头。 “太忙了,头发也长了,没时间洗我就全剃掉了,还是我们的张海同志给我剃的呢!”马成华笑着说。

为了更好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阳洼村成立了物资配送组、巡查巡逻组、流调溯源组和工作运转组4个小组,成员就是州上和村上的10名干部,他们每人身兼数职,既是巡逻员又是配送员,也是流调调查员,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村里防疫物资缺乏,困难群众急需帮助怎么办?张海说:“我来想办法,我有渠道!”

村上开始做核酸采样,人手不够怎么办?喇爱民说:“没关系,我去帮忙!”

每天要给村民送物资,配送人手不够怎么办?绽俊杰说:“让我来送,我已经熟悉村社道路了!”

……

不到两天时间,张海通过自己的渠道给村上联系了2000只口罩,并为村上两户困难家庭送去了慰问品和2000元现金。

村民马海力麦家里有两个残疾人,其中一个老人已经99岁了,疫情当前,家里的劳动力无法出门打工,全家生活面临困难,这批物资和慰问金送得非常及时。“太谢谢你们了,给我们送来这么多东西,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说起村上对他家的帮助时,马海力麦几度哽咽。

8月2日晚,东乡县第七轮大规模核酸检测结束,传来一条好消息,由于连续7天无新增阳性病例,阳洼村从高风险区降为中风险区,这个消息让大家舒了口气。“感谢州上兄弟们的帮忙和群众的支持配合,让我们的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得很顺利,成效也很显著。”马成华告诉记者。

成绩来之不易,对于干部们这些天的忙碌和付出,群众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领导们辛苦了,你们也要做好防护。”“别担心,我们一定听政府的话,不外出,不添乱!”在走村巡逻宣传的过程中,隔着门就能听到村民亲切的问候和由衷的感谢。

工作之余,大家畅所欲言:“兄弟们,真的很感谢你们的帮助,疫情结束后你们再来东乡,我们请你们吃东乡手抓!”“好啊,以后你们来临夏就给我们打电话,邀请你们到我们家里做客!”……

素未谋面的人,因为疫情聚到了一起,结下了不解的缘分;两股不同的力量,因为疫情紧紧地拧成了一股绳,为群众筑起了坚固的“防火墙”。疫情终会结束,但州县两地干部的深厚情谊将会永远地延续下去!

--> 2022-08-05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75671.html 1 “疫情结束后,请你们吃东乡手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