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2年08月05日

同心抗疫 石榴花开

本报记者 刘刚林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州各族干部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临夏大地抒写了各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生动画卷,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地扎根在各族人民心中。

同舟共济 聚集力量

疫情发生后,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闻令而动、尽锐出战、齐心战疫,广大党员干部主动请缨、率先垂范,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冲锋一线,武警官兵闻令而动、听从指挥,公安民警不惧风险、守护平安,社区工作人员坚守一线、日夜奋战,各族群众积极配合、居家抗疫。

与此同时,州直部门1720名党员干部、590名公安干警组成精干力量,下沉到疫情较重的广河县、东乡县,形成了州县联动围歼疫情的局面,共同构筑起了一道同心同向、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生命安全防线。

同忧相助 共克时艰

为全力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国家疾控中心、陕西省、湖北省、山东省、浙江省派出专家组, 兰州、张掖、定西、武威、天水、陇南等兄弟市州派出医护人员驰援我州, 与我州各族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共克时艰。州内各县市也纷纷派出医疗队,迅速投入到广河县、东乡县核酸检测、流调排查、人员转运、病例救治等工作中。

特别是省卫健委选派素质过硬、战斗力强的1400名医护人员支援东乡县,开展区域性大规模核酸检测;中石化、山东省济南市等帮扶单位主动捐赠防疫物资,彰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家国情怀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厚情谊,极大提振了全州上下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

同心协力 众志成城

全州宗教界人士严格落实“双暂停”“四要四严禁”要求和疫情防控“九问”措施,构筑起了宗教领域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广大宗教界人士代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代表、党外知识分子代表积极慰问一线抗疫人员,送温暖,献爱心。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化身“战斗员”“宣传员”,用实际行动履职尽责。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抗疫力量,形成了各族各界齐发力、携手同心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同甘共苦 守望相助

临洮县新添镇崖湾村申家滩群众给“同名”的广河县齐家镇上马家村申家滩群众送来了“应急爱心蔬菜包”,生动演绎了洮水河畔“邻里一家亲”的深情厚谊;来自省州支援疫情的“大白”“藏蓝”“志愿红”,勇于奉献的父子兵、夫妻档、抗疫三兄弟……

在这场全民抗疫中,各行各业、各领域都涌现出了一批民族团结故事,诠释了中华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感人情节,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教材和生动实践。

同音共律 谱写赞歌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全州广大新闻工作者用文字、画面、声音,全方位把省州各项决策部署传递到群众身边,实时播报最新的疫情动态、防控知识及权威信息、防控一线的感人事迹,为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提供了强大舆论支持。

广大文艺工作者和艺术爱好者通过创作抗疫歌曲、编排花儿、诗歌朗诵、书画作品等形式,以艺抗疫,鼓舞士气。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同心抗疫”手抄报、绘画、书法、手工制作、录制小视频等网上展示活动。州美术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抗疫美术作品展,民族团结进步形象代言人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宣传防疫政策和防疫常识,慰问一线人员,传播正能量,共同谱写临夏大地民族团结进步的赞歌。

--> 2022-08-05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75669.html 1 同心抗疫 石榴花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