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刚林
“你好,请问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检测结果吗?”“请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测量体温后再通行。”……近日,我州各级医院相继发布最新疫情防控就诊公告,对群众到医院就医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指引,各医院预检分诊处承担的任务比以往更加艰巨。
医疗机构是疫情防控线上的“哨点”,也是“关键点”。7月13日,记者在走访州人民医院、州中医医院、临夏市民族医院时看到,预检分诊处的医护人员面对行踪复杂的来往群众,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叮嘱、询问,严防死守医院的“安全门”。
走进临夏市民族医院大门,迎面的预检分诊把门诊楼、住院部与外界隔开,院内摆放着疫情期间如何正确就医、疫情防控相关政策等内容的展板,医护人员正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规定维持前来做核酸采样群众的秩序。“预检分诊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窗口,医院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近期,前来医院就诊的群众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在护士询问相关情况后,扫码、测量体温后才能进入医院。”临夏市民族医院预检分诊负责人马禧民说。
“只要遵守秩序,很快就能进医院。”前来就诊的群众王丽说,新的就诊规定发布后,医院预检分诊处确实比以前更严了,但流程和以前差不多。
记者看到,很多老年人通过刷身份证便能快速进入该医院。据了解,为方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就诊,各医院预检分诊护士会主动给予帮助,或老年人自己刷身份证、测量体温后便能入院就诊。
“请佩戴好口罩,排好队,保持1米线安全距离。”“请自觉接受医护人员问询和查验。”州中医医院门口的扩音器里,循环播放着疫情防控要求,高温天穿着隔离衣、戴着口罩,站在预检分诊处的女“汗”子们严守关卡。护士杨生霞正在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地开展预检分诊工作,只要排队的人不多,只需几十秒,就能通过预检分诊处进入医院,查验效率十分高。“快到三伏天了,穿戴成这样肯定很热,但这是规范的个人防护,守好门、把好关、站好岗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预检分诊有15人,分三班倒,全力为到院患者及院内工作人员的健康保驾护航。”州中医医院预检分诊护士杨生霞说。
据州中医医院门诊负责人郝丽萍介绍,为保障就医群众和医院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在院外设立核酸采样点,群众不入院便能做核酸采样。同时,按照最新就诊公告,住院病区谢绝探视,进行封闭管理,实行“非必须不陪护”制度,并严格执行“一患一陪员”。门诊就诊人员严格执行“一医一患一诊室”制度,无特殊需求,陪同家属不得进入诊区,候诊期间需严格遵守“一米线”间隔要求。
近年来,我州高度重视预约诊疗工作,多家医院门诊全面推行预约就诊,非急诊患者可提前预约挂号,努力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为了落实好疫情防控要求,优化就诊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医院制定了系统的预约诊疗推进方案,并安排专人,对患者进行线上预约挂号引导。目前,群众可通过临夏州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健康甘肃APP预约和自助机、窗口、电话等预约,实现了线上线下分时段预约挂号、医技预约检查,有效减少了院区内人群聚集。”州人民医院门诊部副主任马雪琼说。
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需要争分夺秒,可如果患者病情危重,又刚好没有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怎么办?记者在各医院采访时,医院负责人均表示,对于急危重症等特殊患者,医院以“先救人”为第一原则。
各医院的这一举措,不仅给危重症患者及其家庭带去了希望,更传递出以人为本的民生温度。“今天早上从甘南州夏河县转来一位车祸外伤的患者,病情十分危重,预检分诊直接转入急诊科隔离抢救室,医护人员启动创伤流程,迅速做好防护后第一时间开始诊治患者,并同步完成核酸检测。经多学科会诊,该患者情况危急,需紧急剖腹探查。医院便启动紧急预案,在核酸检测未出结果时按照阳性患者对待,从隔离抢救室将患者送入隔离手术室,进行剖腹探查。”州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杨虎勇说。
据了解,结合目前疫情防控形势,州人民医院急诊科已经开始闭环管理,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儿科、急诊妇产科门诊、急诊超声、急诊检验、急诊药房24小时持续运行。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新生儿五大救治中心绿色通道畅通,确保急危重患者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