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姝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牢牢守住意识形态主阵地,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渠道等,为我州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遵循和努力方向。日前,本报记者结合全州宣传思想工作实际,就如何深入领会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内涵,怎样自觉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等问题,专访了州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马建霖。
问: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请您谈谈作为宣传部门如何在全州范围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
马建霖:我们宣传部门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学习好、阐释好、宣传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凝聚全州干部群众思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充分发动宣传思想文化全战线,调动宣传思想文化各阵地,迅速掀起学习宣传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
一是把学习宣讲作为基础,迅速形成“学习热”。将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创新学习方式,切实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好、领悟好,做到入脑入心、指引行动。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平台,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领会大会精神。组织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优化培训教学计划,分层次开展专题培训轮训。坚持领导干部带头讲、党代表就近讲、宣讲团广泛讲,全覆盖开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宣讲。
二是把媒体宣传作为重点,迅速形成“舆论热”。指导全州各级各类媒体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重要平台统一开设“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专栏,集纳推出宣传报道和社会反响。跟进做好学习宣讲活动开展情况动态报道,重点做好解读访谈,及时刊发言论评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阐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推出一批短视频、图文等轻量化、易传播的融媒产品,用短平快的产品宣传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三是把研究阐释作为支撑,迅速形成“成果热”。组织全州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理论骨干和社科工作者,围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聚焦我州当前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阐释,努力推出一批有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感情温度的理论研究成果、重点文章、调研报告,在州内各媒体理论专栏刊播。
四是把社会宣传作为关键,迅速形成“氛围热”。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把融媒产品推广作为线上社会面宣传的重点,用足用好微信等新型平台,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传播出去,让广大群众参与进来,提高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认知度。把公共资源平台利用作为线下宣传的阵地,规范宣传内容,提高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知晓度。把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作为线下宣传的队伍,广泛利用社区活动、志愿服务,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带到群众身边,提高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普及度。
问: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宣传部门从哪些方面抓好贯彻落实?
马建霖: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将“坚定不移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作为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要举措,将“强化理论武装,深学细照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要方面。这是省委赋予宣传部门的光荣使命,也是我们必须抓紧抓好抓牢的重要任务。
一要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建立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学旁听制度,健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提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推动党员干部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二要牢牢守住意识形态主阵地。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和宣传教育,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强化各级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坚决守住守好意识形态阵地。
三要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全面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扎实推进“美丽临夏”创建,健全州、县、乡、村全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体系,打出培育文明新风的组合拳,建设面向群众、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统一阵地。要进一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群体新时代愚公精神等,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四要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渠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精神食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组织协会团体和文艺工作者围绕喜迎党的二十大、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和时间节点,举办“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主题文学采风创作活动,创作推出一批以人民为中心、以时代为主题的佳作。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建设“书香临夏”,促进人民精神富裕。
五要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主力军。加强文化产业政策支持,做大做强文旅首位产业,培育更多文化市场主体。加快和政古动物化石研究展示中心等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建设,加大项目谋划储备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河州花儿文化博物馆等项目落地。积极争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项目,推进齐家、半山、林家、新庄坪等文化遗址的勘探挖掘和保护,谋划实施史前文化遗址公园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