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俞树红
乡村怎么建?近日,记者走进临夏县先锋乡,探寻省级乡村建设示范乡发展产业、建设“家在林中、人在花中”美丽乡村的经验。
立足村庄基础搞建设
乡村建设的基本目标就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让农民就地逐步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去年,先锋乡被列入省级乡村建设示范乡,乡上根据县上出台的《北部塬区打造全县乡村振兴的先行区》方案,统筹各类资源,依托资金支持,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全力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先锋乡人大主席黄海辉说,委托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能用、管用、好用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完成了“九村两社”美丽村庄规划。
在一处蔬菜产业园,记者看到菜园里建有木质观光走廊。黄海辉介绍,这里是今年投资160万元打造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中的蔬菜花园,种上南瓜、葫芦,既能吃又能观赏,还有不少油菜花,吸引外地游客来游玩,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就此,先锋乡着力抓好村庄基础设施完善建设,让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先行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村社覆盖、向户延伸。该乡先后实施了村庄棚户区改造、村社道路硬化、渠道衬砌、文化广场建设、停车场修建、文化长廊打造、安装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天然气主管网、无线网络信号也实现了全覆盖。
“路宽了,公交车通了,既方便又省钱。”先锋乡何堡村陈大妈说,去年公路从4米加宽到8米,公交车通到了门口,去临夏市车票2元,比过去乘私家车5元便宜了不少。
近年来,先锋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垃圾、厕所、风貌”三大革命和拆旧排危行动,及时拆除各类破旧房屋、废弃圈棚、残垣断壁和违章建筑,完成了“十改八治四化”,打造了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秀美庭院,实现了村庄的绿化、美化、亮化。
产业助推示范乡
先锋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如期完成,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乡村建设是为解决需求而建,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注重保护、体现乡村特色。
“高原夏菜富民产业,对示范乡建设有推波助澜作用。”黄海辉一语道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村上改变以往‘小农经济’农业经营模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高原夏菜产业,年产蔬菜100吨以上,产值达20多万元。”何堡村第一书记王学霞说,有了钱就可以为民办实事,村上先后投资49万元,开展户内抓“十改”,户外治“八乱”行动,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现在村上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修建环保教育主题乐园、打造旅游长廊,家家户户住上了干净漂亮的大瓦房,吃上了自来水,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先锋乡地势平坦宽广,在省级乡村建设示范乡建设中,综合考虑各村资源禀赋、自然地理、产业现状等特点,打好特色产业牌,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和重点。乡上采取“党建+企业+合作社+农户”“贷款+奖补”的发展模式,扶持发展“高原夏菜”特色产业。先后集中流转土地13837亩,建成高效节水高原夏菜种植基地30处,种植高原夏菜8600多亩,年产值达7000多万元;高效日光温室1283座,年产值达9000多万元。
走进先锋乡前韩村兴王农家院,院内鲜花盛开,堂屋门上面一块“春晚之家”牌匾格外醒目。
“央视《2022东西南北贺新春——临夏》特别节目就在陶秀梅家里拍摄的。”黄海辉说。
“自从我家上春晚后,来家里吃饭的游客特别多。”陶秀梅快人快语,今年“五一”游客特别多,一天接待28桌,一个月挣了8000元。
陶秀梅介绍说:“自从我们家上春晚之后,村民看到农家院里的生意兴旺,有的村民建议开农家院连锁店,扩大联营。”
黄海辉介绍,今年,前韩村报名想经营农家乐的农户有15户,其中2家已经开业,2家正在办理手续,到年底至少要开10家农家乐。
据了解,临夏县为鼓励村民开农家乐,每开一家,县上奖励5万元。农家乐每年向村集体缴纳500元,壮大村集体经济。
先锋乡依靠产业,正在打造多样化的美丽乡村“富春山居图”。
一张蓝图绘到底
走进先锋乡何堡村二社,宽宽的马路笔直,道路两边绿树成荫,房前屋后鲜花盛开。
何堡村二社是移民村,有200多户村民,早在2012年就被授予“全国绿色小康村”。据统计,全村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超过400人,平均每户有2名公职人员。人才振兴已成为何堡村发展乡村建设的重要基石,尤其良好的文化氛围更是何堡村发展的“助推器”。
“村民自觉发展庭院经济,不但美化了环境,也增加了群众收入。”王学霞说,院里栽种牡丹是临夏人多年的传统。村里种植啤特果56亩,房前屋后还栽种桃树、杏树、沙梨等。
何堡村在美化庭院环境的同时,还鼓励群众发展观光采摘农业,增加群众收入。
何堡村只是先锋乡美丽乡村示范建设的一个缩影。
先锋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建设门前有花园,房后有菜园的美丽乡村,最终实现全乡“家在林中、人在花中”宜居乡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截至目前,先锋乡省级乡村示范建设三大类23小项指标中大部分已完成,全面达标19项,剩余的4项正在积极推进。前韩村东西协作示范村建设、乡村基础设施配套、乡村风貌提升、养老服务体系完善、人居环境改造提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