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刚林
走进和政县关滩沟卫生院中医馆,针灸室、理疗室、中医微创手术室等诊疗室里,群众在接受着不同的中医特色治疗。
和政县陈家集镇63岁的张某患脑梗死后遗症,左胳膊动不了,6月1日到该卫生院求诊,被卫生院院长范宇雄收治后,给予针灸、拔罐等治疗,经过10天时间的精心治疗,现在胳膊能自由活动。“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的,没想到效果这么好,而且费用还不高。10天时间,共花了1725元,自己只掏了231元。”前来复诊的张某笑着说道。
据了解,2020年,该卫生院新装修了舒适、美观、规范的中医馆,选派医生学习进修,开展小针刀、针灸、拔罐、穴位埋线等中医适宜技术,有很多其他乡镇和外县的群众慕名前来求诊。“卫生院开展中医项目已经有10多年了,而且一直在坚持。近两年,我们配备了DR、彩超、心电图等设备后,治疗水平进一步提升。”范宇雄坦言,基层卫生院发展中医效果很好,疗效好、费用低,群众负担小。
与此同时,在和政县中医医院,不少群众也在寻找中医药调养。康复科护士周志洁正在该院新引进的上肢康复机器人上帮助患者做康复训练。
以前,和政县没有独立的中医医院,只有县医院设立的中医科开展中医业务。2017年,县上为了加快推进医疗民生工程,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的需求,投资2400多万元开始建设和政县中医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和前期准备,2019年年初,和政县中医医院正式运营。随后,又投资建设住院部综合楼和康复中心。目前,已经完成建设任务,装修也进入尾声。“我们康复科暂时在门诊开展业务,30多张床位病患满员入住。等康复中心设备进去之后,我们就要搬过去,为群众提供更好、更专业的康复治疗。”县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张效岩说道。
随着该县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和中医医院的建优建强,越来越多的群众走进了中医诊室,或治病求方,或养生保健……“为充分发挥我县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普及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去年,县上举办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三期,培训410余人(次),基层医务人员都经过严格培训,能熟练开展相关中医服务。”县卫健局负责人说道。
去年以来,和政县卫生健康工作以群众健康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巩固脱贫成果为统领,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主线,全力推动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
“新建成的县妇幼保健院真不错,环境很好,服务态度也好,医生很认真负责。”6月13日,县妇幼保健院门诊二楼,一位带着孩子做体检的家长说。
和政县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953年,承担着该县医疗、教学、妇女及儿童预防保健等工作。说是医院,可一直属于“停业”状态,办公楼老旧、设备老化,除了开展公共卫生工作,基本没有开展临床医疗服务工作。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发挥妇幼保健院的作用,今年年初,在州卫健委的协调下,和政县筹资2000多万元,对县妇幼保健院门诊楼和住院部进行改造升级。“妇幼保健院门诊楼于6月5日改造完成后正式运营,目前住院部正在装修中。现开设妇产科、儿科、内科、乳腺科等多个科室,开展业务60多项,能很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健康保健服务。”县妇幼保健院院长潘军玲说道。
“健康是福。”这是老百姓常爱念叨的一句话,道出了人们对健康的一种期待。
焕然一新的环境,温馨舒适的病房,优质贴心的服务……日前,记者走进和政县人民医院,零距离感受该院结合美丽医院建设开展的能力提升活动。
“医院是个服务行业,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决定着医院的发展。”这是县人民医院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共识。基于这个根本认识,该医院从软硬件建设上持续发力,更好地服务群众,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去年以来,县人民医院不断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加强与省州上级医院的联系合作,利用上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提高医院诊疗水平,使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现在,省二院5名专家长期在我院开展帮扶工作,州医院专家每周来医院开展医疗活动,在各方的帮助下,我们新开展妇产科盆底康复和宫腔镜下检查、支气管镜下常规检查、微创穴位埋线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等多项新业务。”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张顺宪说道。
同时,该院把看病能力、科室管理、科学制度、服务环境等作为核心竞争力倾力打造升级。投资2800多万元建成标准规范的独立发热门诊楼,内设B超室、检验科、实验室等,配备方舱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有40多张床位,发热患者不出楼就能完成各种检查和治疗;投资340万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一期工程已完成,使各种报送数据平台不断完善,切实为群众就医提供了便利……
在此基础上,先后投资1500多万元,通过升级改造墙面、更换门窗病床、改造路面和停车场、楼道地面铺设塑胶等,进一步优化了医院病区环境,群众就医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