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丽亚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东花对此作出了完美诠释。她1985年8月出生于东乡县锁南镇,现任东乡县柳树学区区长、柳树小学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马东花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立身之本和人生信条。多年来,她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一心扑在教书育人上,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展示高效的课堂教学。在她眼里每个孩子都是未来的栋梁,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值得去欣赏,讲台上她“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下课后她喜欢跟学生天南地北地聊天,孩子们很喜欢听她讲故事、讲道理、谈理想。
“虽然我很严厉,但学生们都很喜欢我,我经常教导他们要学会正确看待身边遇到和发生的各种事,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学生眼里,马东花是一个具有“反差萌”人格魅力的人,负责、刻苦、严厉,同时又乐观、热情;在家长眼里,她是一个对学生高度负责、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好教师。
辛勤耕耘换来累累硕果,从教以来马东花多次获得东乡县百名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临夏州优秀教师、甘肃省“园丁奖”等荣誉,入选教育部2019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多年来,她没有在过去的成绩上停滞不前,反而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工作积极、恪尽职守,树立了良好形象,带动了大家的工作干劲。作为一名校长,马东花积极联系甘肃省福利彩票公益基金为学校筹集配齐了体育设施,多方沟通争取了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解决了学校兴趣小组功能室、美育工作无法实施的问题;与兰州西固区海石湾二小、山东历城区唐官小学结对开展手拉手活动,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无论多忙、工作压力多大,她总是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作为人民教师,首先我要把书教好,把孩子们带好。教书育人让我有沉甸甸的使命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让我觉得付出是值得的。”马东花经常与名师、同行优秀校长交流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为学校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帮助年轻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
为解决农村“重男轻女”传统观念导致农村女童入学率低的难题,她本着“改变家长的思想要靠老师们一点点去说服、讲道理”的想法,开始频繁家访,她常常拿自己做例子,鼓励学生:“我也是东乡族地地道道的女孩,出身农民家庭,现在不是也在当老师吗?女老师和男老师哪里不一样?只要能读书,走出大山,命运终将会改变……”
作为州第十五届人大代表,马东花从未忘记自己“群众代言人”和“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身份,从当选代表前只关心身边事、身边人、本校事到更多开始关注全州、全县教育事业以及更多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最大限度履行代表职责。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只要对教育有好处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我就努力去做、用心做好。”从她质朴的话语里我们看到了一位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倾注的满腔热情与爱心,更看到了一名人大代表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为民奔走呼吁的强烈愿望和责任。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名教师应该做的,我所取得的成绩,源自于领导的信任、家长的嘱托、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即使没有这些荣誉,我的收获也是沉甸甸的,我的付出换来了每一个孩子学会做更好的自己、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做一名无愧于民的教师。”马东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