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2年04月16日

传统文化进校园 浸润少年成长路

本报记者 郭慧霞 通讯员 文华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清晨,清脆的读书声在康乐县新治街小学回荡,校园多了几丝文艺气息。

据了解,“晨诵”和“暮省”是该校的一大特色。“晨诵”即把经典诵读作为早读内容,让学生在倾听中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暮省”是在每天下午课后延时服务时欣赏一刻钟经典诗文,陶冶学生情操。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是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亮点。”新治街小学校长杨艳丽表示,未来将继续发力,把诵读经典诗文作为学校特色持续开展,让经典在学校结出硕果。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只是康乐县实施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个缩影,在把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该县还有许多亮点举措。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多方面的,主要以活动为载体,多方面塑造学生,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目的。为此,该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主题班会、专题演讲、知识竞赛、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等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扎实开展师德教育,打造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不断探求的优良教风,倡导教师关注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

此外,该县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及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引导和熏陶,也是该县教育的一大特色。各学校充分利用板报、建筑物等一切可利用的场所体现德育理念,周末布置介绍家乡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的手抄报作业,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 2022-04-16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68961.html 1 传统文化进校园 浸润少年成长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