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2年04月08日

绿色永靖不是梦

——永靖县以林业项目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赵怀斌

春到黄河岸,炳灵湖、太极湖两岸杨柳绿了、桃花红了、杏花白了……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永靖县林业生态项目建设拉开了序幕,母亲河两岸的5万亩荒山正在披绿装。

永靖县有一条大山脉,横亘在刘家峡水库和盐锅峡水库之间,住在山南面的三塬镇群众把这条大山称为后山,这里极度干旱、土质松软,山势陡峭、植被稀少,一场大雨就会把大量的泥沙注入刘家峡水库。

3月初,寂静的大山沸腾了,永靖县组织三支专业建设队伍,在7000多亩的后山坡上,拉开了生态造林的序幕。

4月3日,记者在后山上看到,三座大型水泵房将一条条银白色的金属管网送到了一道道山梁上,管网所到之处是一个接一个的鱼鳞坑。据了解,该工程总投资6350万元,架设管网81公里,要完成人工乔木林7000亩。

“这一条条水管就像人体的血管,泵房就像心脏,大山有了‘血管’和‘心脏’,就会‘活’起来。”县林草中心现场负责人形象地说道。

和三塬镇后山造林绿化工程一样,黄河刘家峡库区北岸综合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一期项目也即将完工。记者看到该项目已完成整地近1000亩,架设绿化管网60公里,面山造林绿化756亩,并全部配套喷管设施,陡削坡上穴播200多亩树苗。“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修复库区周边的生态环境。”负责工程施工的县林草中心负责人说,刘家峡库区沿线面山绿化正在朝着一坡一景、两季有花、三季有景、四季常青的目标打造。

在坪沟乡罗家山村和盐锅峡镇盐集村也开始了大规模的造林项目。这些项目由州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和蚂蚁森林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合作实施,总投资1489万多元,人工造林1.2万亩,栽植苗木133万多穴。项目实施年限2022年-2024年,共计3年。其中2022年主要任务是栽植,2023年为补植,2024年为抚育管护期。目前已完成投资650万元,造林5000亩。

总投资6824万多元、建设规模1.5万亩的永靖县文冠果经济林产业发展项目和总投资950多万元、建设规模1500多亩的刘家峡镇花椒经济林基地项目现已开工建设,计划年内完工。总投资550万元、建设规模1.1万亩的刘兰路面山绿化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前期工作,争取近期动工建设。

今年的春天,永靖县生态建设好事连连。县发改局项目办负责人孔龙生告诉记者:“全省上下关注的‘永靖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就在这两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争取下半年开工建设!”

记者了解到,这个项目总投资达12.3亿元,主要包括新造林建设、未成林地补植补造、面山生态绿化等项目。作为PPP项目,目前正在开展社会资本方签约工作,预计2025年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在永靖县,一个又一个生态建设项目不断落地实施,一个又一个生态项目正在酝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开了坚实的步伐,让人坚信,实现绿色永靖不是梦!

--> 2022-04-08 ——永靖县以林业项目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68491.html 1 绿色永靖不是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