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琼洁 黎元军
时值春耕,康乐县许多农户在田间地头和基地里忙着捡拾散落的废旧地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地膜不再被乱丢或焚烧,而是被回收利用,这不仅有效治理了农村生态环境,还为农户种植节省了开支。
在附城镇斜路村回利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里,一辆辆满载废旧地膜的农用车有序排队,等待工作人员登记验收。
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从今年3月份开始收购废旧农膜,目前已经回收了2000多立方米,每立方米回收价格为60元。公司将回收的废旧地膜加工成颗粒,再销售到兰州,制成花盆、水管、井盖等产品,实现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有效解决了废旧地膜造成的环保难题。”
今年,该县把清理整治废旧地膜为主的“白色污染”作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促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群众主动捡拾交售废旧地膜,企业积极拉运加工,使残膜离田到点、拉运到企、加工再利用。一时间,废旧地膜“变废为宝”,解决了“农业垃圾”的同时,还为农户们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附城镇斜路村村民马建林在得知废旧地膜回收的消息后,拉着捡拾的一车废旧农膜到该公司交售,他对这一举措连连叫好:“以前,大家总是把废旧地膜扔得到处都是,有些还被焚烧,对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现在好了,这些废旧地膜有了好去处,我们也能挣到钱。今天我已经捡了4趟,大概有16立方米左右,收入近1000元。”
据了解,2021年康乐县覆膜面积近20万亩,年地膜使用量超过1000吨,大量的废旧地膜散落于田间地头、河道路边,既影响美观,又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不但解决了“白色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增加了群众收入,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