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刚林
滔滔黄河万古流,巍巍中华五千年。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作为全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的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收藏、展示、研究、教育等方面优势,通过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激发各族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建成于2007年并免费开放,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座齐家文化专题博物馆。一直以来,该馆以积极传播齐家文化历史为己任,坚持把博物馆打造成一流的文化场馆,成为传承中华文化、讲好民族团结故事、进行社会科学普及的主阵地。“文化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民俗文化教育的理想选择。博物馆不断扩展文化交流平台、丰富形式、创新载体,有效发挥了博物馆的教育作用。”该博物馆馆长马海林说道。
走进博物馆,设有发现齐家、走进齐家、精彩齐家和辉煌齐家四个展厅,集中展现了齐家文化的总体风貌,展示4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展品以齐家文化文物为主,主要有陶器、玉器、铜器、骨器、石器等。
这里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承载历史,彰显文化;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沟通古今,记录永恒,静静地诉说着历史上各族群众守望相助、亲如一家的故事。马海林介绍,“博物馆是人们回忆根脉、夯实自信和教育后人的最佳场所,是各族群众沟通心灵、开阔眼界的桥梁,推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近年来,该馆坚持让馆藏文物“活”起来,开设网上齐家文化博物馆,将博物馆搬至互联网上,运用3D扫描及3D建模的科技手段,360度全景视觉超高清图像替代橱窗展示,让游客更直观、便捷地欣赏和了解文物。同时,通过新媒体推送、公众号解读等多种方式,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和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时代价值,引导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冶铜业发达是齐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齐家文化分布区的遗址都不同程度地出土了大量铜器,有斧、刀、匕首、镜、环、佩饰等,这说明齐家文化时期已步入青铜时代……”为了让大众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该馆讲解员面对每一位观众,都会细致讲解,将文物的出土年代、历史和艺术价值等传播给社会大众。“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各族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每一次的讲解都让我热血沸腾,我十分热爱这份工作,会一直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做好文物讲解,讲好民族团结故事。”该博物馆讲解员陈君说。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该馆还将文物展览办到校园、军营、社区和偏远乡村,办到群众家门口,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开拓更多渠道。同时,不断加强“馆校共建”,主动与各学校对接,组织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并根据各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点,举办文物讲解、主题社教活动、文物有奖知识问答等互动项目,加深青少年对齐家文化历史的了解,进一步激发他们爱家乡、爱历史的思想感情,切实发挥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近年来,我们以齐家文化博物馆流动外展为桥梁和纽带,各类活动累计受益者有5.2万余人,流动展板讲解近百场,让更多人感受齐家文化的魅力和广河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马海林如是说。
“庆元旦文艺演出”“多元民族文化秀”“送文化进军营 致敬最可爱的人”……一场场独具特色的社会科学普及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在体验民族风情、学习56个民族生活习俗和服饰特点的同时,感悟各民族情谊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深厚内涵。“通过参加博物馆的活动,我更加了解家乡发展历程。我们要珍惜眼前幸福生活,民族团结从我做起,长大后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广河一中学生马若凡说。
在此基础上,该馆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在营造一流的讲解、一流的服务上下功夫,与各考古研究机构和高校合作,建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齐家文化研究基地、中美合作洮河流域考古工作站,还成为多所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条主线、一个阵地、一种传承,齐家文化博物馆让优质的民族文化资源“活”起来,将民族团结教育落到实处,深入人心。马海林说:“今后,博物馆还将多举措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博物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具有示范性、标杆性的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