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回真 蒋小娟
小杂粮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粮豆,其特点是:小、少、杂、特。我国的小杂粮大体分为四类:一是杂粮类,如荞麦、糜子、高粱、燕麦、青稞、绿豆、小豆等;二是杂豆类,如芸豆、绿豆、红小豆等;三是小薯类,主要有红薯、马铃薯等;四是小油料类,如紫苏、芸芥等。其中,荞麦、糜子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我国又是燕麦、豇豆、小扁豆的主产国,有“小杂粮王国”之称,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西、甘肃、陕西等省区。
一、小杂粮的特殊性主要表现:
1.在地域种植和季节安排上具有不可取代性和互补性,能与其他大田作物实行间作套种。
2.小杂粮富含各种营养成分,既是传统口粮,又是现代保健食品。营养学家也在不断呼吁人们要重视从杂粮、杂豆及其制品中摄取营养,小杂粮食、药同源,粮、饲、菜兼用,是食品、饲料、酿造、医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3.小杂粮营养丰富,食味独特,可以加工制作成特色的味美可口的食品糕点,有的小杂粮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疗保健作用,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有的小杂粮还是很好的饲料,有的小杂粮也是不可缺少的工业原料,用途十分广泛、适应性强。
二、我州小杂粮生产的优势:
临夏州位于甘肃中部西南面,自然和生态条件复杂多样,降雨主要集中在7月、8月、9月份,客观的自然条件比较严峻,在东乡,永靖山区等地是典型的干旱区,长期以来干旱问题是制约我州旱作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小杂粮一年四季可以种植,而且种植要求不高、投入少、效益比较高、省水省肥省工。小杂粮可以单独种植,也可以间作套种。这些都为今后小杂粮生产的发展、产业化开发等奠定了有益基础。积极发展生产小杂粮,不仅可以满足市场粮食品种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可以缓解农民卖粮难问题,增加农民的生产收入。杂粮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的出口创汇品种,其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比其他粮食平均高1倍,发展小杂粮还可以加快致富步伐。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
临夏州小杂粮、豆类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其自然环境、市场需求、基础条件等多方面蕴含的潜力决定了小杂粮、豆类生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目前产量比较低,品种逐步老化、退化现象较严重;各县、市还没有建立起小杂粮良种繁殖基地,种子供应体系尚不健全,良种应用率低下;对小杂粮及豆类作物培育品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项目少,经费短缺,对资源开发及品种质量等问题缺乏更深入的研究和进一步创新,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提高小杂粮的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
2.缺乏相应政策的扶持,种植户信息相对闭塞,部分生产处于传统的种植模式。应在小杂粮种植地区,加大小杂粮种植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当地农民群众对小杂粮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农民种植小杂粮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小杂粮的产品加工、购销方面缺乏产业化经营,缺少比较规范的购销加工龙头企业,加工产品品种少,质量不高,大多为自产自用的初级产品,在生产上还未形成各种作物品种的集中产地和规模效益,建议利用网络电商、快手、抖音等信息平台技术,扩大宣传,拓宽销售渠道,使杂粮销售畅通无阻并且卖上好价钱,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作者单位:临夏州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