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好飞 通迅员 周文龙
2月28日上午,最后一节课结束后,临夏县尹集镇新发小学教师陶海月和往常一样,草草吃完午饭,拿着精心准备好的教案和一块小黑板走出校门,踏上了离学校5公里之遥的“玻璃”女孩高华(化名)家的山区小路,开启了新学期为这个特殊学生送教上门的第一天。
在采访中,高华用流利的普通话,朗诵了寒假中陶海月利用微信视频帮她预习的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还拿出了寒假作业和自己制作的“爸爸妈妈我爱你”“陶老师我想你”等十几张精美的小卡片给大家看。随后,在陶海月的领读中正式开始了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数学课的学习。
近年来,临夏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在全面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县情实际,开展因身体原因不能正常到校接受义务教育的特殊群体学生的送教上课活动,认真兑现“一个学生都不能少”的承诺,对残疾学生家庭按照政策标准,落实残疾补贴、低保等各项惠民政策的同时,针对全县125名特殊学生实际情况,建立完善了“县领导包片、教育局领导包乡镇、学校包学生、老师包教”为内容的送教上门机制,各相关学校按照残疾类别认真制定了“一生一方案”和“一生一教案”,在教师紧缺的情况下,选派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送教上门工作,陶海月就是临夏县200名送教上门教师中的一位。
陶海月与高华第一次结缘是在2018年秋季学期,那时她参加工作还不到3个月时间。“我第一次给年仅8岁的小高华上门送教时发现,虽然她的身体骨骼像玻璃般脆弱,但智力正常,思维反应能力也相当敏捷,特别是眼神中流露出对学习的渴望,深深打动了我。”从此,陶海月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每周两次的送教之路,四年如一日,把特别的爱给了“特别”女孩。
“从高华朗诵课文的流利度和完成寒假作业的情况来看,她的学习成绩和二年级的在校生相比不差,看到送教上门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作为校长,我十分高兴,不管以后怎样,我们会把这个已升起希望的蓝天无限扩大。”尹集镇新发小学校长朱东辉说。
学校送教上门的点滴关爱,让更多家庭看到了希望,让更多孩子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