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族自治县是东乡族的聚居地,位于甘肃省中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部,东邻洮河与定西地区毗邻,南与广河、和政两县接壤,西接大夏河与临夏市、临夏县为界,北隔黄河与永靖县相望。全境呈方圆形,四面环水,境内无水,中间突出,略呈“凸”状。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六大山梁夹着六条山沟,以县城锁南坝为中心,伞状放射出十几条纵横绵亘的支岭及其支沟。
地形地貌奇特
东乡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这里有连绵不绝的黄土丘陵,有直插云霄的山峦梯田,有驰名西北的“陇上杏花第一村”唐汪川,有奔驰沟库区旖旎的风光,有美丽绝伦的丹霞奇观,有异常丰富的古生物化石遗存,还有距今5000年的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
东乡的四季可以概括为:冬长夏短,春迟秋早。四季基本分明。
东乡的地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东乡是大山聚会的地方,沟壑暗恋的去处。东乡被号称“山高没尖子,沟深没底子”。东乡的山:山大、山多、山高;东乡的沟:沟多、沟窄、沟深。
“陇中苦瘠甲天下,东乡苦瘠甲陇中。”
曾经,东乡族自治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省扶重点贫困县,是全省乃至全国典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弱中之弱”的贫困县。个别地方有“摔死麻雀滚死蛇”之说。“隔沟能说话,握手走半天”是东乡切割破碎的黄土沟壑典型地貌的真实写照。东乡30多万各族儿女艰难地生活在1510平方公里“人类基本不能生存”的恶劣的崇山峻岭、沟沟岔岔之中,且全县地形地貌分布在高低不平的1750条梁峁和3083条大小不等的沟壑中。地形之破碎、生态之脆弱、生存之艰辛都是可想而知、不言而喻的。
文化积淀深厚
东乡族自治县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一块民族文化积淀很深厚的热土。这里有距今约一万五千年的锁南镇下王家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这里有曾经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之地——囤子沟、洪济桥古渡等遗迹;这里有距今五千多年的东塬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迄今为止最早的铜刀,堪称“中华第一刀”;这里有著名的赵家乡龙担古生物化石遗址;这里是华夏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这里有国家一级文物——千年牛皮《古兰经》;这里有闻名遐迩的“东乡手抓”、醇香可口的唐汪大接杏、品质优良的大红袍花椒和马铃薯;这里更有世代居住着的勤劳勇敢的东乡族人民。
距今约15000千年的锁南镇下王家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迄今为止在河湟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处旧石器文化遗址,该遗址的发现将临夏地区的人类历史真正提前了一万年,揭开了远古人类生活的神秘面纱,也充分说明了东乡地区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下王家遗址南北相距80米,面积约500平方米。共发现文化层两处:其中暴露的一处灰层长约3米,厚约0.1米,发现了不少炭屑、兽骨、红烧土块等遗物。灰层下面是水积灰绿砂质黏土,灰层上覆盖着8~9米厚的粉砂质黄色黏土层。经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土样化验分析,其地质年代距今约一万五千年。灰层中间发现三件打制石器,其中两件为刮削器,一件为打制石器。这三件打制石器的发现,表明居住在这里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曾用石器来狩猎、制造木制工具,追捕野兽和采集是他们时代的主要经济生活方式。从宽3米的灰层分析,居住方式可能是洞穴生活,因其不远处就有几处天然石洞,能使许多人以捕猎为生在这里居住很长时间。刮削器是用来解肉剥皮的,皮可用来御寒。还看不出有耕作的迹象。发现的炭屑说明已经学会用火,已经知道食用熟食。红烧土块是用火长期烧食而形成。500平方米的面积,0.1米厚的灰层,表明这里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定居点,且居住规模不小,延续时间较长。这表明,原始人从到处游荡的生活变成了相对定居的生活。灰层下面的水积灰绿粉砂制黏土,表明旧石器人类居住以前,这里是一片水域,存在了很长时间,后来水域走泄,成为平地。虽然水域走泄,但仍有泉眼等(至今仍有一处“布拉咣”即泉水沟的地名),充足的水源,使得这些人选择居住在此。灰层上面的8~9米厚的粉砂质黄色黏土层,说明此地曾积水成湖,延续时间不下千年。下王家遗址处在三面环山的谷地,谷地延伸是出口。原始人类低下的生产力,不可能更多地克服当时的自然条件的限制,只能选择有利的地理条件居住,以保护自身免受野兽的伤害。进出方便,食物来源丰富的地方,是原始人类最中意的栖息之地。
民族风情浓郁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风俗,而婚姻习俗往往是最具特色的传统风俗。东乡族婚俗富有自己的特色。男方家先请媒人(东乡语叫“找赤”)到女方家去提亲,女方家应允后,男方即可送“订茶”。此后,可择期履行正式订婚手续,称为“默合勒库贺”(送彩礼)。届时由男方的叔伯、媒人、新郎及伴郎,携带彩礼前往女方家。彩礼分两种:一种是茶叶、冰糖、桂圆、葡萄等“四彩礼”;一种是经媒人事先认定的衣服、现金及耳坠、手镯等,还要给女方的亲“家伍”(即“家族”)等送彩礼。男方彩礼送到女方家,女方家立即将男方的礼品送到亲“家伍”家里。在女方父母叔伯及亲“家伍”父辈若干人在场的情况下,举行宴请仪式。由亲“家伍”中的长者或一位颇具口才的长辈出面致词,赞颂姻缘美满,讲述乡俗民情和相关义理,这时主宾均站立恭听。言毕即由女方叔伯负责招呼客人上炕入席。
娶亲当日,东乡族还有唱“哈利”(一种迎婚曲)的习俗。送亲者到新郎家门前时,新娘由送亲的兄弟抱下马车送进洞房。这时亲朋好友欢聚一起唱“哈利”,表示庆贺。宾客中一人带头呼“哈利”,众人和之,并按节拍击掌或拍手臂,腿弯曲成骑马状,左右旋转。唱词由宾客即兴编唱,内容大多为新郎英俊、新娘美丽、夫妻恩爱、永不分离等赞美之词。婚礼高潮期间,人们还戏谑性地往新郎的父亲或叔伯等长辈脸上抹锅底灰,让他们反穿羊皮袄,腰系铃铛,头顶破帽,手脚被象征性地捆住,或是使之倒骑毛驴“亮相”,人们称之为“戏公婆”。而洞房之夜,还有“昌宫缠烈”(即“听窗”)的习俗,即村庄周围的小伙子围着新郎新娘索要核桃和枣儿,以祝福他俩和睦相处、早生贵子。同时还要闹房“砸枕头”,嬉闹的小伙子们手持早已准备好的枕头,朝炕角上的新娘轻轻砸去,护卫新娘的女性们则组成一道防线,将砸过来的枕头反砸过去,大家哄笑呼叫,场面十分热闹。这种习俗被称为“哈莱目”。随后,女友们顺手揭起新娘的纱巾向众人“亮相”,并打开箱笼,展示珍贵的嫁妆。至此,夜深人静,新郎、新娘便进入洞房花烛的梦乡。
“吃鸡”风俗特别
东乡族以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尤其是东乡族古老独特的吃鸡习俗——吃鸡尖,别具一格,令人称奇。客人一到家,主人立即请阿訇宰鸡,新宰的鸡要趁热拔去鸡毛,不净处则用柴火燎去,还要割去鸡尾巴骨上突出的一个小疙瘩(俗称“鸡翘”),东乡人把它叫作“外物”,然后用凉水下锅炖鸡。炖熟后的鸡从不整只端给客人的,而是要剁成十三块,即两只大腿、两个胯子、两块鸡胸、两个小腿、两个拐骨,两只翅膀,最后是一个鸡尖,也就是取掉“外物”的鸡尾,这便是东乡人视为最尊贵的一块肉了。当满盘热腾腾的鸡端上桌之后,是由主人视入席客人的身份、年龄、辈分及亲疏关系,用一双专用筷夹给符合每个人身份的那一块。如果谁享用了鸡尖,谁就代表全桌客人接受了主人的盛情款待,吃了鸡尖的人是主人家席面上的贵客,丰盛的美味佳肴主要是为他的光临而精心准备的。客人会为得到主人的尊重而感到荣幸和自豪,主人更会为自己的盛情款待得到了客人的认可而感到高兴和满足。
“吃平伙”非常热闹
“吃平伙”是东乡人用“AA制”的形式集资聚餐的方式,也是一种很富有民族特色的联欢会和民族饮食文化。加入“吃平伙”的人事先发出邀请,集约参加者,然后按参加的人数一般为8至15人定股份,约定“吃平伙”的日期,将早已喂养或预定好的“站羊”拉到股东家里,股东一般是“吃平伙”的发起人或是众人推举的一个代表。先请德高望重的人宰羊,接着迅速剥皮,再把羊的心、肝、肺洗净剁碎,拌上切好的葱花、香油、油料,撒上些许面粉,搅匀,分成若干份装在小碗里,然后放在蒸笼里蒸熟,这叫作“发子”。热气腾腾和香味扑鼻的发子浇上沸腾的肉汤,撒上碧绿的青蒜苗,就着香喷喷的油香,悠闲地刮着细瓷盖碗茶,从而拉开了“吃平伙”的序幕。还会在漂着油花的肉汤里揪上指甲盖大小的面片,舀在碗里撒上香菜,放入香醋和油泼辣子,十分可口,想吃几碗就吃几碗。再把煮熟的还冒着热气的羊肉卸成七大块,每一块按人数剁成若干小份,人均一份。每份“平伙”里都有前件、后件、肋巴、胸岔、羊背子、脖子、尾巴七个部分,股份多,肉块就剁得小;股份少,肉块就会剁得大一些。“平伙”肉按份子剁成后,盛在碟子或食品袋里端上来。可以当场吃,也可以拿回家和家人一起共享美味儿。
“手抓”百吃不厌
早在南北朝前后,“枹地羊”就是帝王贡品,被称之为“枹罕赤髓羯羊肉”。后来之所以称之为“东乡手抓”,是因其煮熟后可直接用手抓食而得名。身体健壮、坦荡豪爽的东乡人历来好吃“手抓”羊肉,形成东乡人健壮、彪悍的体魄和智慧、豪爽的秉性。这种羊讲究选用精心喂养、膘肥肉嫩的本地羊,特别是以山地羊为最佳。“东乡手抓”以独特的民族风味和传统特色闻名遐迩,其肉质鲜嫩、肉质脂肪含量适中、肥而不腻,味美可口,是中老年人滋补佳品;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东乡族接待贵客的佳肴。东乡人做“手抓”,讲究现宰现煮现上桌。吃“手抓”最好不让生羊肉过夜,因为当天下锅的羊肉吃起来格外鲜美、浓香四溢,口感极好,凡品尝者无不啧啧称赞。
旅游资源丰富
东乡境内旅游资源众多,文化遗存丰富。位于东塬乡林家村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家遗址,为马家窑类型早、中、晚期的文化遗存,其中出土的一把青铜刀,号称“中华第一刀”,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一件青铜器,其年代距今约五千年左右,这一发现也将中国青铜冶炼史提前了整整一千年,具有青铜冶炼使用的开创性意义。位于锁南镇王家村的下王家遗址,是旧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存,发现的两件刮削器和一件打制石器,为研究西北地区旧石器时代历史提供了主要的实物依据,距今有一万五千年的历史,它的发现填补了临夏州内没有旧石器时代历史文化的空白。保存在坪庄乡韩则岭珍藏馆的千年牛皮封面《古兰经》,属国家一级文物,据国内外专家研究考证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属于传入中国最早的手抄本《古兰经》之一,是东乡的文化瑰宝,更是东乡族悠久历史的见证。东乡境内古生物化石异常丰富,种类繁多,保存完整,尤以那勒寺三甲、龙担山出露的剑齿虎、铲齿象、三趾马、猴头骨等化石为最佳,极具研究、观赏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所长邱占祥,专门撰写了一本关于东乡龙担山古动物化石研究的专著,作为大学考古专业的教材来使用。锁南镇伊哈池拱北砖雕,雕刻细致、工艺精湛、价值很高。果园镇果园村南山的“水帘洞”,冬夏滴水叮咚,流水潺潺,景色如画,也是一处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位于大夏河下游,东塬乡东塬村、林家村以北的洩湖峡(又名泄湖峡),深深留下了大禹治水的历史遗迹。以下我们拜读一下清代诗人张和所作的《泄湖春涨》这首诗便知当初泄湖峡的雄姿:
石峡巉巉白昼昏,
泄湖东去凿云根。
春雷奋地千山响,
骇浪掀天万马奔。
岸架危桥虹跨影,
崖镌古篆鸟留痕。
神工应是巨灵擘,
耳底汹汹欲荡魂。
唐汪川成片的丹霞地貌,有陇上“杏花第一村”的美誉。唐汪川山神庙遗址,尤其是驰名西北的唐汪红塔寺及其石窟壁画,堪称是东乡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更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灿烂的石窟文化,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可从清代诗人邓隆题写的一首诗《红塔寺》中窥见其壮美情景:
擎天石柱号红塔,
万古凌云笔一支。
洮水满田青不尽,
月明倒影蘸清池。